問
小孩子爭強好勝怎么教育


精選回答
孩子性格好強,愛爭第一,為此時常與他人發(fā)生爭執(zhí),爭不贏就感到不爽甚至哭鬧,這就是典型的"爭強好勝"之性格。那么,家長面對小孩子爭強好勝怎么教育呢?
小孩子爭強好勝怎么教育
1.多陪伴孩子
我家三歲的二寶最近就顯示出了強烈的好勝心,和他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戲時,如果我比他找的快,他就會說:“不行,我還沒說開始呢!”重新開始后,他會迅速地指出不同,然后高興地說:“我找到了,我第一!”
適當?shù)刈屩殻瑫屗_心,體會到贏得第一的幸福感,但我不會一直讓著他,有時我會故意贏了他,即使他重新提出開始,我依然要贏他,他就不高興了,撅起小嘴巴。此時我就會示弱,“你都贏好幾次了,我一次都沒有贏,我好傷心??!”二寶看我很傷心,就會主動謙讓,“好吧,媽媽這次你贏了,下次讓我贏?!?/p>
這樣的親子游戲,可以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孩子更多地享受到快樂,而不是輸贏,即使偶爾孩子對輸贏很看重,父母也可以通過游戲淡化輸贏,當孩子贏了的時候,我們要為他鼓掌,讓他感受到贏得比賽的快樂,同時也要讓他有輸了比賽的體驗,讓他體會到輸者的心情,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讓孩子知道成就別人,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
2.搞清楚爭強好勝與上進心的差別,正確地鼓勵孩子
在這里,特別提醒家長一點,爭強好勝不等于上進心,爭強好勝往往是一種橫向的比較,是指一個人處處都想超過別人,看到別人超過自己,心理就會非常不舒服,而上進心則是自己的昨天與今天做比較,不斷督促自己要上進,這是兩者本質(zhì)的區(qū)別。
有些家長經(jīng)常會對孩子說:“你看***比你強多了,人家這次又考了第一名?!边@種橫向的比較也是導致孩子爭強好勝,不如拿孩子今天的表現(xiàn)與昨天比較,這樣才能正確地評價孩子,促進孩子的上進心,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時,將是非常喜悅的事情,會更加努力,同時對自己也充滿了自信。
小孩子爭強好勝的影響
1、內(nèi)心會變得脆弱
好勝心強的孩子,不管是在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想做第一,如果某次孩子沒有成為第一名,內(nèi)心會受到非常大的打擊。然而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很多次失敗,如果孩子經(jīng)常受到這種打擊,內(nèi)心會變得非常脆弱,每當面臨失敗的時候,都難以接受,這樣的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
2、不利于人際交往
每一個人都需要交朋友,年幼的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把勝負看得很重,不想讓別人超越自己,孩子會變得自私,不愿意與別人交流,久而久之,其他人都會遠離孩子,讓孩子的人際交往變得非常差。
3、性格會變得偏激
每個孩子都需要經(jīng)歷無數(shù)次的失敗,只有不斷失敗,才可以成長。好勝心太強的孩子不允許自己失敗,每次失敗,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打擊,孩子的性格可能會變得敏感、孤僻、極端。
所以,太強的好勝心,對于孩子來說沒有好處,只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多了很多阻礙,家長要重視這件事。

最新問答
13歲小孩叛逆期大人應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