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詩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詩:
1、《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6、《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7、《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8、《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9、《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10、《清平調(diào)·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的藝術(shù)風格:
1、李白的一生是復雜的,豐富生活經(jīng)歷對于他思想的復雜性有著深刻的影響。作為一個天才詩人,他還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酒徒等類人的氣質(zhì)或行徑。這和他的思想的復雜性是分不開的。
2、天寶三年(742年)秋天,由于道士吳筠和賀之章的推薦,李白奉詔供奉翰林。在長安的三年,耳聞目睹,對政治腐敗、奸臣弄權(quán)、宮廷的荒淫、官場的黑暗都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這時的李白正值盛年,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步入了成熟期。
3、他空懷“用世”之心而不被世用,報國無門、英雄氣短的滿腹悲憤和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一腔忿懣到了無以復加、無法宣泄的地步。此外他的“排圣賢、反封建、鄙權(quán)貴、輕禮教”的思想同他在藝術(shù)中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
4、他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濟蒼生”、“安社稷”、“安黎元”,并且認為“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特別是莊子那種遺世獨立的思想,追求絕對自由,蔑視世間一切,有時他甚至把莊子抬高到屈原之上:投汨笑古人,臨濠得天和。
5、主觀上的結(jié)合并不等于事實,在黑暗的現(xiàn)實面前,李白這種人生理想始終未能實現(xiàn)。但他又始終在追求,矛盾、沖突、以及遭受打擊后的憤、狂放等便都產(chǎn)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