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被稱為什么之父


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大師,人道主義作家的杰出代表,被稱作法國的莎士比亞。雨果出生于法國貝桑松,天生穎慧,未成年時就開始寫詩。成年后創(chuàng)作出了《巴黎圣母院》等作品,并且積極參加政治活動,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雨果被稱為什么之父?
1、雨果在詩歌、小說、戲劇和散文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他是法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把浪漫主義文學推向高峰的作家,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之父”。
2、他一生寫了近60部小說、5部詩集、4部戲劇和大量的散文隨筆作品。代表作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海上勞工》,戲劇《死魂靈》(又譯為《黑奴吁天錄》)等。
雨果的創(chuàng)作風格:
1、小說的浪漫
雨果的小說具有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他將浪漫情懷恣意于詠嘆遠古、東方的詩篇中。捕捉痛苦、丑惡和恐怖,把一切黑暗都沉浸在詩歌的輝煌海洋中,進行人類永恒價值的思考。
滑稽丑怪作為崇高優(yōu)美的配角在相互對照中產生奇妙的作用,使作品中的崇高優(yōu)美更加淋漓盡致,更能觸及小說的靈魂,感受到小說的真諦,這是雨果的審美理想。
雨果的理想由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兩部分組成。前者是雨果對個人理想生活環(huán)境和忠貞愛情的憧憬,后者是雨果對理想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的憧憬和要求。雨果的小說實踐了他的美學理想,表現(xiàn)了他的人生理想,塑造了他理想中的人物形象,因而煥發(fā)出更加耀眼的浪漫主義光芒。
2、戲劇的浪漫
雨果堅決反對新古典主義戲劇的藝術教條。雨果的戲劇,最充分地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的真、美、善三種主要傾向。首先是“真”的傾向,就是“努力忠實地再現(xiàn)過去歷史的某一片斷”。
第二個主要傾向是“美”的傾向,努力探索形式的完美,“表現(xiàn)方面的儀態(tài)萬千和歷歷如畫”。
第三個主要傾向是熱衷于“社會革新觀念”,即藝術中的倫理目的“善”的觀念。雨果浪漫劇所熱衷的“社會革新觀念”,首先是把“這種歷史的顛倒”,“再顛倒過來”,使人民成了舞臺的主角。
3、繪畫的浪漫
雨果不僅是詩人,而且還是一位畫家。波德萊爾指出“浪漫主義是一種未來的全新藝術,只有雨果的作品配得上這一美名”。雨果的繪畫是作者表達內心情感的閘門,雨果的繪畫并沒有把他作為一個文學家的社會責任施加于自身,而是更多地關注靈魂,試圖抓住語言無法傳達的力量。
雨果在經歷了人世疾苦后的豪邁宣言:“我在這張硬紙的背面信筆涂鴉,畫出我的命運: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經受風吹浪打的一條小船,被打得暈頭轉向,颶風、巨浪一一襲來,但還冒出點被風吹散的煙,人們稱之為光榮,而這正是他的力量?!?/p>
在雨果看來,自然的真實永遠無法在文藝作品中再現(xiàn),為了不陷入虛無的漩渦,只有一條路可走:用藝術的真實再現(xiàn)生活。雨果以他繪畫內容上的悲壯,激勵著人們。
雨果的經典語錄:
1、真愛的第一個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膽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膽。
2、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絕望,海綿已經吸夠了水,即使大海從它上面流過,也不能再給它增添一滴水了。
3、人生下來不是為了拖著鎖鏈,而是為了展開雙翼。
4、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5、這是黃昏的太陽,我們卻把它當成了黎明的曙光。
6、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卻是一種勝利。
7、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yōu)橹鞈俣秩f般無奈的人世間。
8、別人放手,他仍然堅持;別人后退,他仍然前沖;每次跌倒,立刻站起來,這種人一定沒有失敗。
9、喪失人格的詩人比沒有詩才而硬要寫詩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
10、自由只有通過友愛才得以保全。
11、我們的精神圍繞著真理運轉,好像群星圍繞著太陽。
12、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挑戰(zhàn)的人,不斷攀登命運峻峰的人。
13、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shù)字,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14、塑成一個雕像,把生命賦給這個雕像,這是美麗的;創(chuàng)造一個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輸給他,這就更美麗。
15、堅持真理的人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