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最經(jīng)典的作品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陳懋平,本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市定海區(qū),出生于重慶市南岸區(qū)黃桷埡,中國臺灣當(dāng)代女作家、旅行家。
三毛最經(jīng)典的作品:
1、《撒哈拉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最膾炙人口的散文佳作。在適應(yīng)了撒哈拉大漠枯燥、單調(diào)的生活之后,她重新提筆寫作,記錄與荷西苦中作樂的婚姻生活、撒哈拉威人的異域文化,以及沙漠地帶的動蕩局勢……十幾篇質(zhì)樸的散文,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傾倒了全世界的華文讀者。
《撒哈拉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與當(dāng)?shù)叵嘧R朋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透露出這個隱忍女子對生活的熱愛和面對困難的堅定。由十幾篇精彩動人的散文結(jié)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飯店》,是三毛適應(yīng)荒涼單調(diào)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章,從此之后,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
2、《夢里花落知多少》
《夢里花落知多少》是以三毛的生命歷程為主題的散文集《三毛集》中的一卷,《三毛集》共分五卷,其余四卷分別為《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溫柔的夜》及《萬水千山走遍》。
《夢里花落知多少》記錄了荷西意外去世后三毛的孀居生活,共二十三篇,展現(xiàn)了三毛漸漸走出人生低谷,再次堅強面對生命的心路歷程,這段時期三毛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也達到了高峰。
書中記錄了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結(jié)婚,白手成家的生活,而此時她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生涯也隨之開啟;后來移居加納利群島后,三毛的生活漸趨安定,她的創(chuàng)作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再后來,荷西在一次潛水時意外去世,三毛的心靈受到巨大創(chuàng)傷,人生陷入低谷,一段時間后,三毛再度出走,游歷中南美洲,開始新的生活,而這段經(jīng)歷,也使她的文風(fēng)發(fā)生了一定的轉(zhuǎn)變。
3、《哭泣的駱駝》
該小說以西屬撒哈拉民族的自決戰(zhàn)爭為背景,講述了沙哈拉威游擊隊隊長巴西里和他的妻子沙伊達的愛情悲劇。小說打破了作者創(chuàng)作中期“沙漠文學(xué)”一貫明朗、輕松的語言風(fēng)格,筆調(diào)沉重悲涼,為讀者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背景下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強烈譴責(zé)戰(zhàn)爭對人們生活和生命的無情破壞。
三毛的創(chuàng)作特點:
1、三毛經(jīng)歷了灰暗的少女時期和多舛的青年、中年時期,于是悲情成了她作品的基調(diào)。在她少女時期七年的自閉生活中,她沉浸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里,感受著自己內(nèi)在的碰撞。
2、在那樣的封閉和孤獨之中,三毛強烈地關(guān)注自我,總是處于非常敏感的狀態(tài),特別是能夠十分敏銳地捕捉到疼痛的感覺,并且有意識地將其放大,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3、這種對疼痛的敏感一直在三毛的性格中維持了下來,且對她日后的寫作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她作品的字里行間總是充滿了悲情的美麗。如在《啞奴》中,三毛描繪了一個生活在深重苦難之中毫無人身自由,卻又充滿了愛和智慧的黑人奴隸形象。如《夢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寫給荷西的最悲傷也是最美麗的文字:“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
4、盡管“沒有眼淚”,也“沒有慟哭”,卻能明顯體會到作者揪心的疼痛和絕望。如《巨人》中的那個叫做達尼埃的十二歲的男孩子,他全心全意地愛著并照顧著她殘廢的養(yǎng)父和病危的養(yǎng)母,別人請他看電影,他卻“人在外面。心在家里,一分一秒記掛著父親母親。
5、而這樣的人物在三毛的作品中還有很多,如《愛的尋求》中癡于愛情卻被欺騙的沙侖,《溫柔的夜》中那個無名的乞者等。通過這些悲劇性的形象三毛向讀者展示了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
三毛經(jīng)典語錄:
1、一直以為是我,一直預(yù)感的是自己,對著一分一秒都是恐懼,都是不舍,都是牽掛。而那個噩夢,一日密似一日的糾纏著上來?! ?/p>
2、我們稱自己叫黃帝的子孫,稱外國人以前都叫洋鬼子,現(xiàn)在叫國際友人。以前出國去如果不是去打仗,叫和番?,F(xiàn)在出國去,無論去做什么都叫鍍金或者留洋。
3、紅塵十丈,茫茫的人海,竟還是自己的來處
4、塵歸于塵,土歸于土,我,歸于我們
5、愛到底是什么東西,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苦痛,只要還能握住它,到死還是不肯放棄,到死也是甘心?! ?/p>
6、我一直怕結(jié)婚,實是多少受了童話的影響。
7、那時的我,是一個美麗的女人。我知道,我笑,便如春花,必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
8、我不愿去想它,明天醒來會在自己軟軟的床上,可以吃生力面,可以不做蛋糕,可以不再微笑,也可以盡情大笑,我沒有什么要來深究的理由了。
9、我沒有忘,正在想要給這個沒家的老人做些什么西班牙好菜。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識?! ?0、高年人最不肯記得年紀。出生是最明確的一場旅行。死亡難道不是另一場出發(fā)?

最新文章
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