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榷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端
當前位置: 91開學網(wǎng)

 > 

知識點

 > 

名人名言

 > 

畫馬的著名畫家是誰

畫馬的著名畫家是誰

2023-09-16 15:44:43 526瀏覽

徐悲鴻(1895-1953)是中國著名的當代畫家,曾流學法國,也是新中國第一批赴蘇聯(lián)列賓學院學習的畫家。最著名的一張馬畫,當屬“八駿圖“。

畫馬的著名畫家是誰?

徐悲鴻。

徐悲鴻是最擅長畫馬的現(xiàn)代畫家,他善于通過模仿人帶馬送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他的作品中的馬總是空空如也,有一種雄渾豪氣的獨特姿態(tài)。徐悲鴻的馬腿比其他畫家畫的都長,但觀者會覺得夸張得恰到好處。他以形神兼?zhèn)?、富有生命力為特點,將馬形象的現(xiàn)代升華與傳統(tǒng)的繪畫技法相結(jié)合,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徐悲鴻的簡介: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蘇宜興市人,中國現(xiàn)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1917年任北大畫法研究會導師,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后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徐悲鴻是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奠基者。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搏的藝術修養(yǎng),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范,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

他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jié)構(gòu)、骨骼的準確把握,并強調(diào)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chuàng)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

他的代表作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熱愛,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xiàn)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成了現(xiàn)代中國畫的象征和標志。

《奔馬圖》

風格:結(jié)合西方繪畫的體與面、明與暗分塊造型方法,吸收傳統(tǒng)沒骨法,結(jié)合線描技法。

背景:徐悲鴻于1941年在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期間創(chuàng)作,想表達對國難的憂思之情。

影響:作為徐悲鴻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奔馬圖》成為中國畫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它代表了中國人民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成為中國現(xiàn)代美術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珍妮小姐畫像》

風格:融合了西方油畫的寫生和中華傳統(tǒng)水墨的渲染、白描技法,中西結(jié)合,

背景:徐悲鴻于1939年春夏之交創(chuàng)作,是為畫中女主人男友委托所作。

影響:《珍妮小姐畫像》是徐悲鴻的十大名畫之一,被譽為傳統(tǒng)肖像畫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之作,具有藝術特色和感染力。

《巴人汲水圖》

風格:現(xiàn)實主義作品,采用了新意的構(gòu)思、創(chuàng)意、技法等,

背景:徐悲鴻于1938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作,記錄了民眾階層生存景象。

影響:《巴人汲水圖》是徐悲鴻國畫創(chuàng)作中現(xiàn)實主義作品的代表之一,被譽為徐悲鴻最具人民性和時代精神的代表作之一。

《田橫五百士》

風格:歷史題材布面油畫,取材于《史記·田儋列傳》,強調(diào)主題的鮮明和不屈的精神。

背景:徐悲鴻于1930年完成,正值中國政局動蕩,徐悲鴻意在通過田橫故事,歌頌寧死不屈的精神。

影響:《田橫五百士》是徐悲鴻的代表作之一,為中國歷史畫創(chuàng)作開辟了新的道路,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畫創(chuàng)作。

【拓展資料】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漢族,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宋神宗熙寧三年考取進士,曾在泗州任職,后被舉薦,做了中書門下后省刪定官、御史檢法。李公麟好古博學,擅長詩文,對古董器物鑒別也很懂行。尤其以畫最為著名,精通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等,當時被稱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后來得了腦梗,栓住了,只好回到龍眠山莊養(yǎng)病。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詰圖》等。

龔開(1222年~1304?),宋末元初畫家,字圣予(一作圣與),號翠巖,淮陰(今江蘇省淮陰縣)人。景定年間曾在兩淮制置司監(jiān)任上當官。他是一位全才的文人畫家,山水畫米點山水,人物、鞍馬則學習唐朝人曹霸,有時候也畫畫梅花、菊花。他有個特殊愛好,喜歡用水墨畫鬼魅及鐘馗,由于這個題材獨特,“怪怪奇奇,自成一家”。從現(xiàn)存作品看,其特點是用筆粗重、墨色淋漓,造型比較夸張,畫上多題詩及跋語來秀文采。

韓干(約706年-783年),唐代畫家,以畫馬著稱,藍田(今陜西藍田)人。韓干年少時是個打工仔,在酒店當小伙計,偶爾隨便畫畫。說來也巧,詩人王維喝酒時看見韓干善畫,資助他專門學習畫畫,后被召為宮廷畫師,拜曹霸為師。官至太府寺丞。韓干繪畫題材很全面,擅長畫人物畫像,尤其善于畫馬。由于他重視寫生,所以畫馬的本事遠遠超過之前的畫家,后代畫馬名家如李公麟、趙孟都曾臨摹學習過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