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長莫及的鞭是什么意思解釋


鞭長莫及就是從一個歷史故事中的“雖鞭長不及馬腹”演化而來。顧名思義,鞭長莫及的鞭應該就是表面意思,代表鞭子。以下是對這個成語的詳細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鞭長莫及的鞭是什么意思解釋
成語“鞭長莫及”里的鞭指馬鞭子;莫:不;及:夠得上。整個意思是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來比喻力量達不到,多表示距離遠而無力相助或無法施加影響。
鞭長莫及典故
典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十五年春,公孫歸父會楚子于宋。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旆绞诔?,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春秋時,魯國的公孫歸父與楚莊王在宋國境內(nèi)會面。這種無視宋國主權(quán)的行為,讓宋國人大為震怒。但楚莊王不把宋國放在眼里。后來楚國派出使者前往齊國,沒有知會宋國就從宋國境內(nèi)穿行而過,結(jié)果被宋國扣留。之后,楚宋兩國兵戎相見。
面對強大的楚國,宋國向晉國求援。晉景公正打算派兵前往宋國,卻被伯宗勸住:“不行,古人有言:‘馬鞭雖然長,卻打不到馬肚子?!F(xiàn)在楚國實力強大、如日中天,仿佛被上天眷顧一樣。晉國也很強,但怎么能違背天時呢?民諺說:‘高下在心?!恿骱从形蹪嶂?,山林中有毒蟲猛獸,美玉里也藏有瑕疵,國君為了大局忍受一時的屈辱不算什么,您還是忍一忍、等一等吧?!?/p>
于是晉國沒有派兵,只派出一名使者前往宋國,告訴他們晉國的軍隊已經(jīng)在路上了。宋國有了信心,堅定地繼續(xù)與楚國對峙。后來這場戰(zhàn)爭以雙方議和了結(jié)。
鞭長莫及的近義詞及具體含義
1、力不從心: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夠(或能力達不到)。
2、力所不及:及:達到;所不及:不能達到的。指能力不能做到或無法達到。
3、力有未逮:能力做不到。
4、無能為力:無能:不能干什么,沒有能力;為力:使勁兒,出力。沒有能力去使勁兒了。比喻施展不上力量,用不上勁。指沒有能力去完成某件事或解決某個問題。
5、愛莫能助:愛:同情,憐惜;莫:不,無;助:幫助。雖然很同情別人,但由于能力有限或其他原因,不能給予幫助。比喻很想幫助別人卻又無法做到。
6、望洋興嘆:望洋:又作望羊、望陽,抬起頭向上看的樣子;興:發(fā)出。仰望見海神而發(fā)出感嘆。原指看到人家的偉大,才感到自己的渺?。ㄔ趥ゴ蟮氖挛锩媲案袊@自己的渺?。:蟊扔髯鍪铝α坎粔蚧蛉狈l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7、觸不可及:連觸碰都不能碰到。比喻遙不可及,無法達到。
8、鞭不及腹:及:達到,夠得上。鞭子雖長,但總是打不到馬肚子上。比喻力量達不到。
9、鞭長不及:及:達到,夠得上。鞭子雖長,但總是打不到馬肚子上。比喻力量不及。
10、鞭長不及馬腹: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11、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很想去做,但力量不夠。
望塵莫及的反義詞及具體含義
1、力所能及:及:達到;所能及:能達到的。指自己的力量所能做到的。
2、如臂使指:臂:手臂;使:使喚,支配;指:手指。像手臂支配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diào)動自如,得心應手。
3、勝任愉快:勝任:足以擔當、承擔。指有足夠的能力擔當,并能令人滿意地完成任務(wù)。
拓展知識:鞭長莫及跟望塵莫及的區(qū)別
望塵莫及和鞭長莫及的區(qū)別:兩者的意思有一定區(qū)別,前者強調(diào)落在后面,后者強調(diào)力量達不到要求。
望塵莫及:
【拼音】:wàng chén mò jí
【釋義】:莫:不;及:趕上。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
【出處】:《莊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薄逗鬂h書·趙咨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例句】:闖王確實有許多非凡之處,為當今群雄所~。
鞭長莫及:
【拼音】:biān cháng mò jí
【釋義】: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p>
【例句】:除掉腹地里幾省外國人~,其余的雖然沒有擺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