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誰說的


燕雀安知鴻鵠志是一句很有名的話,它出自《史記·陳涉世家》,多用來比喻一個人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那這句話是誰說的呢?下面將詳細介紹。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誰說的?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是陳勝說的。
它是陳勝曾向同伴發(fā)出“茍富貴,無相忘”的感慨,但遭到眾人的譏諷,于是他又喟嘆:“燕雀安知鴻鵲之志哉?!闭f明了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的遠大抱負和志向。
陳勝簡介:
陳勝,字涉,陽城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聯合吳廣率領戍卒發(fā)動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州市)起義,成為反抗暴秦起義的先驅;占據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
后被秦將章邯所敗,為車夫莊賈所害,葬于芒碭山。從起兵到兵敗身亡歷時六個月。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史書又稱“楚隱王”。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原文: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唬骸叭魹閭蚋胃毁F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原文注釋:
1、少:年輕時。
2、嘗:曾經。
3、傭耕:被雇傭去給人耕地。
4、壟(lǒng):田埂。
5、悵恨:(因不得志而感到)惆悵遺憾。
6、茍:如果。
7、無相忘:不要忘記對方。
8、若:代詞,你。
9、太息:嘆息。
10、嗟乎:唉,表感嘆。
11、安:怎么。
12、鴻鵠:天鵝。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告訴我們的道理:
這句話告訴我們:人的志向與成就,從來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就不可能成就大業(yè)。一般來說,對自己的要求高,取得的成就就大。對自己的要求低,取得的成就則小,以致一事無成。對于小學生而言,也許他們現在還小,但是也要有遠大的志向、崇高的抱負,這樣他們才會努力學習,將來做出屬于自己的事業(yè)。
另外,當有人質疑你的夢想目標時,你可以用這句話來表明自己的意志和讓對方閉嘴!小小的燕雀怎么能知道翱翔高空的鴻鵠的想法?目光短淺的庸人怎么能理解志存高遠的偉大?我們要知道當年陳勝面對秦壓迫決意而起,面對他人質疑,長嘆此語。我們也會在各種拼搏的過程中,收到各種嘲諷和白眼,可以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使自己始終保持一顆強者的心,讓自己最終那耀眼的光芒刺得他們睜不開眼。讓他們知道只顧溫飽的燕雀是不會享受到翱翔高空那種成就感!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中的哲學思想: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中的燕雀,也就是麻雀;而鴻鵠則是天鵝。
從信息化時代之前的社會學的視角上來理解,燕雀與鴻鵠就是比喻見識短淺的人和有遠大抱負的人。
信息化時代的燕雀與鴻鵠,由于生存的空間不同,雖然燕雀沒有或不知道鴻鵠具備的視野的廣闊,但鴻鵠同樣不可能了解或清楚的知道燕雀所生活的大地的生機,二者都只是屬于自然生態(tài)系統中的一份子。
換句話說,從哲學的角度來講,當目前的形式邏輯遇見相關關系時,無論是線性思維的方式方法的社會實踐工具,還是網絡平行思維的方式方法的社會實踐工具,二者都是離不開信息的存在、信息的生產、信息的獲得和信息的使用。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造句示例:
1、我們不能嘲笑那些看似平凡的人,因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他們可能有著我們無法想象的遠大理想。
2、她們一直在農村住,不理解我們也正常,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呢?
3、你總是嘲笑我異想天開,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豈是那些平庸之輩?
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是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勵志古訓,許多類似名言還被書寫成匾額,懸掛在客廳。
5、縱覽古今創(chuàng)偉業(yè)做大事的人,無不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高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人。
6、她的夢想是環(huán)游世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一種鴻鵠之志,而那些只關心自己生活瑣事的人,只能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7、雖然我現在的處境并不理想,但我有我的鴻鵠之志,我知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打敗。
8、他對科技的熱愛和追求,就如同鴻鵠之志,而那些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只能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