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怎么樣和孩子溝通孩子會聽


精選回答
與孩子的溝通是一場“無限游戲”,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投入足夠的情感和智慧,但是有些父母即使投入了很多精力,還是不能和孩子取得良好的溝通,有時候孩子還會嫌父母煩,不想和父母交談,更不用說聽父母的話了,那么怎么樣和孩子溝通孩子會聽呢?
怎么樣和孩子溝通孩子會聽?
一、學(xué)會傾聽。
當你特別在意一個人的時候,傾聽反而變得不那么容易。因為你可能比當事人更加緊張和焦慮,希望第一時間幫助他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全神貫注的傾聽可能是對他最大的尊重。有時候,簡單的“嗯”或“噢”也好過頻繁地提問。在我們安撫孩子的時候,并不一定要馬上找到原因,過多的詢問有時候反而會給情緒不佳的孩子更多的壓力,反而是傾聽會讓他們更加自然和放松。
二、嘗試說出孩子的感受。
說出孩子的感受是幫助孩子客觀陳述情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客觀陳述情緒就是對自我觀察能力的一個很好的培養(yǎng)。孩子:“我想用膠水把兔子耳朵粘上,但還是往下掉?!敝庇X反應(yīng):“多試幾次,不要半途而廢。”陳述情緒:“那一定讓你很糾結(jié)。”孩子在這句陳述里,不僅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理解,同時學(xué)習(xí)到此時的情緒狀態(tài)叫“糾結(jié)”,當下一次這種情緒狀態(tài)再次出現(xiàn),他會很快辨識出它,并且可以客觀地來看待這種情緒。
三、多鼓勵孩子。
有時候,家長可以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去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例如,快到睡覺時間了,孩子還磨磨蹭蹭沒有寫完作業(yè),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去催促,而是告訴他:“加油寫哦,寫完了就可以早點睡覺了。不然如果睡得太晚,明天早上起不來,會遲到的?!笔遣皇且取摆s緊寫,寫不完不準睡覺”更容易讓人接受?
四、尊重孩子,給與孩子主動權(quán)。
孩子雖然小,也有一定的行事能力,家長應(yīng)該信任、尊重他們,把主動權(quán)交給他們。這要比強制他們?nèi)プ鲆恍┦虑楦姓f服力。例如,想讓孩子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xí)慣,家長可以這樣說:“媽媽這幾天身體不舒服,不能掃地了,怎么辦呢?你可以幫幫我嗎?”我相信孩子一定很樂意去幫家長完成這些事情的。
五、講話溫柔而又堅定。
遇到原則性的事情,家長講話要溫柔而堅定,既不讓孩子感受到不受尊重,又要堅決。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的原則就是要這樣,而不是還有“能”或“不能”的選擇余地。例如,去游樂場玩,排隊應(yīng)該是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規(guī)則,家長如果告訴孩子“公共場合一定要排隊,每個孩子都要遵守”,而不是“別鬧了行不行?能不能先去排隊啊”,效果當然立竿見影,孩子即聽話又明白了講規(guī)則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