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沉迷手機


-
孩子為什么沉迷手機
孩子為什么沉迷手機?
1、孩子缺少陪伴
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感到孤獨又無處訴求,而手機里豐富的有聲有色的內(nèi)容信息,沖擊著孩子的視覺和大腦,孩子更容易對此感興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獨、無聊和煩悶。手機成了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的另一個娛樂伙伴。
2、人際交往的需求
處于學齡年齡階段的孩子,正是與同伴交往的發(fā)展期,他們樂于和同伴在一起,在同伴的群體中找存在感。他們通過網(wǎng)絡(luò)和同學聯(lián)系、分享和進行著內(nèi)心的對話,這是他們交往的需求和形式。
3、環(huán)境的影響
愛玩手機的孩子一般都是受家長的影響,如果父母長期是那種手機不離手的人,小孩子長期潛移默化也會對手機有一種癡迷,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加上現(xiàn)在孩子生活環(huán)境都是在高樓大廈里面,活動的空間比較小,不會像之前一樣那么好玩,會導致孩子愛玩手機。
4、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弱
孩子的理性思維一般都還沒完全發(fā)育完善,自控力會比較弱,無法自己把握對手機的“收”與“放”,家長如果不加以引導和梳理,很容易導致孩子沉迷于手機,沉迷在網(wǎng)絡(luò)的虛擬世界。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一、跟孩子談心
看孩子沉迷手機,荒廢了學業(yè),很多父母很著急,往往采取激烈的手段來制止,結(jié)果可能適得其反,孩子越來越對手機癡迷。
家長想讓孩子戒掉手機,首先可以靜下心來跟孩子好好談?wù)?,跟孩子分析利弊,約定好玩手機的規(guī)則,不完全強硬的制止玩,規(guī)定好玩手機的時間。
二、制定規(guī)則,限定使用手機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溝通交流,制定手機使用的規(guī)則。規(guī)則制定要具體、明確,便于測量,相比“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就更容易測量。
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還可以把規(guī)則書面化,張貼在家里顯眼處。假如孩子不遵守約定,大人也要堅持原則,強制關(guān)機,孩子為此哭鬧,家長不能妥協(xié),允許孩子情緒的發(fā)泄,待孩子情緒穩(wěn)定后跟孩子好好談一下。
三、讓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
可以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的時候,多帶孩子去參加戶外活動,多接觸大自然,分散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減少對手機接觸的時間。當孩子養(yǎng)成了習慣,喜歡去跟外界接觸,喜歡上這種親子互動關(guān)系之后,慢慢的就會降低對手機的癡迷。
四、建立好獎懲制度
家庭制定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規(guī)則后,家長和孩子可以互相監(jiān)督,都要遵照執(zhí)行。當父母違反規(guī)則時,也要接受懲罰,以樹立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當孩子遵守規(guī)則時,父母要及時給予鼓勵。適當時候可以用獎勵去激勵孩子遵守規(guī)則。
五、家長做好榜樣的力量
如果想讓孩子戒掉愛玩手機的習慣,家長也要多好榜樣的力量,如果父母長期手機不離手,又希望孩子能遠離手機多看書,這是不可能的。人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家長在家多看書,多運動,不玩手機,孩子也會慢慢的改掉玩手機的習慣。
孩子沉迷手機有哪些危害?
(1)孩子迷戀手機會影響眼睛健康,容易導致視力下降,大家都知道長時間使用電子產(chǎn)品,對眼睛的損傷非常大,會增加孩子患眼部疾病的風險。
(2)孩子長時間迷戀手機,會給身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孩子心理畸形,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3)孩子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影響到學習成績,會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從而會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會給孩子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
不管小孩會沉迷手機,就連大人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的時間。所以,當孩子沉迷手機時,家長就需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給孩子起到了一個壞的榜樣作用,然后在接下來的生活中,陪伴孩子,一起把手機戒掉,和孩子一起養(yǎng)成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
1、父母陪伴時間少
有不少家長因為工作繁忙,忽視了陪伴孩子,導致孩子心靈上產(chǎn)生了孤獨感,孩子就會為了獲得歸屬感和幸福感而沉迷手機。
2、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
有時為了鼓勵孩子做對了的行為,父母會很方便地順手就將手機給他玩了,幾次之后孩子會錯誤地認為只要表現(xiàn)好就可以玩一會兒手機,久而久之,孩子去做什么都只是出于想玩手機的目的,而不是因為內(nèi)在的興趣推動他這樣做,這會讓他對手機越來越感興趣。
3、受父母影響
很多孩子沉迷手機的習慣大多是源于身邊的父母,看到父母總是低著頭玩手機,他們也下意識跟風著,從而逐漸養(yǎng)成了沉迷手機的習慣。要知道父母以身作則的威力,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也是會起到特殊的引導作用。
4、孩子獲得快樂的渠道少
孩子戶外活動機會少,放學后多數(shù)時間宅在家里,玩手機成為打發(fā)時間的一個重要方式?,F(xiàn)在城市里交通擁擠,車流量大,孩子單獨外出很不安全。加上現(xiàn)在城市里鄰里之間大多不熟悉不交往,放學后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機會也少,所以孩子在家完成作業(yè)后無事可做,很容易靠玩手機打發(fā)時間。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家長要豐富孩子的業(yè)務(wù)生活
多花時間陪孩子,和孩子一起旅游、看電影、看書等。發(fā)展孩子的一兩項興趣愛好也是不錯的選擇,現(xiàn)在孩子多才多藝,利用周末時間給孩子報個興趣班,學到了技能,交了新朋友,又打發(fā)了時間,好處多多!
2、樹立好模范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也是你的復印件,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遠遠超過學校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好榜樣。要想讓孩子不玩游戲,家長如果辦不到不玩游戲,最少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玩。
3、讓孩子意識到手機的危害
很多孩子對于手機上癮的危害沒有意識,這個時候我們要明確的告訴他們沉迷手機可能會帶來的危害,比如會讓視力下降、影響學習、朋友減少、體重增長等等。
4、多進行正面引導
通過適當?shù)男问綄⒆舆M行使用手機的正面引導教育是戒除孩子玩手機習慣的一個重要途徑。大家都知道,網(wǎng)絡(luò)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家長要從正面去引導教育孩子正確使用手機。讓孩子只把手機當作是查資料、作通訊的工具,而不是游戲機。
5、多陪伴孩子
在孩子放學回家后,要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伴孩子。家長都知道,辛辛苦苦一輩子其實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孩子,辛苦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了孩子過得更好,讓孩子過得更開心。其實孩子想要的開心和快樂很簡單,就是能夠跟父母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掙到了錢但孩子卻得不到應有的開心快樂,倒不如直接放一放工作陪伴孩子。
-
為什么孩子沉迷手機
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競爭壓力很大,周一到周五是要到學校上課,周末好不容易到了休息日,家長還要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興趣班,讓孩子喘不過一口氣來,在這種高壓環(huán)境下,如果孩子接觸到手機這種娛樂性比較強的東西,就很容易沉迷進去。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原因,還需要家長耐心尋找。
為什么孩子沉迷手機?
1、用手機逃避現(xiàn)實壓力
很多沉迷手機的孩子,往往在家庭生活里碰了壁。其實這和沉迷網(wǎng)絡(luò)游戲的原因差不多,都是孩子在現(xiàn)實中幾乎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有的孩子人際關(guān)系處理得不好,有的學習成績差,有的孩子在家中缺乏愛和關(guān)懷。
2、父母的影響
現(xiàn)實是,家長常常一邊教管孩子不要玩手機,自己卻抱著一個手機不放,孩子看到家里的兩個大人們對手機這么熱衷,生活事事圍著手機轉(zhuǎn),自然也會受影響。首先想到的娛樂方式也是玩手機,像爸爸媽媽一樣。
3、娛樂方式受限
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或者家庭教育意識匱乏,在孩子完成作業(yè)后,沒有對孩子做有益的引導,孩子找不到其他可以代替手機的更好的事情,手機因此成為了最方便的選擇。
4、家庭教育的不當
這些孩子的愛玩手機的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行為,因為很多孩子在幼年時期,對父母的依賴感導致他們十分喜歡粘著父母,很多家長又忙于自己的事情,所以會直接將手機給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安靜下來。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是導致孩子玩手機成癮的最大幕后推手。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家長要做個好榜樣
如果不想孩子玩手機,父母就要做個好榜樣。工作回家后,大家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只要孩子在身邊,最好都不要玩手機。在孩子禁玩手機期間,請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堅持!不想讓孩子沉迷手機,自己就先做到,不沉迷手機。
2、孩子鬧脾氣時不拿手機哄
孩子是情緒多變的物種,有時候誰也沒惹他,他自己一個人生悶氣或者來鬧鬧你。家長覺得煩,怎么哄都不聽,這時候就拿出了大法寶:手機。而孩子的手機癮多半就是這樣染上的。因此,家長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管孩子怎么鬧脾氣,不要用給孩子玩手機的快速解決方法,不要養(yǎng)成孩子依賴手機的壞習慣。
3、別把手機當做獎勵孩子的籌碼
很多父母在孩子搗蛋調(diào)皮或者叛逆時,喜歡用手機作為籌碼。當孩子不吃飯、不聽話時,以讓孩子玩手機為交換條件讓孩子聽話。如果孩子每次叛逆都能得到這樣的‘獎勵’,那么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對手機形成依賴。
4、多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集體活動
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或者和集體活動,一旦他們忙碌起來,那么他們對手機的依賴性就會降低。同時,在活動中,他們還可以結(jié)交朋友,開拓視野,一舉多得。
5、加強和孩子內(nèi)心的連接
多關(guān)注和理解孩子,隨時注意到孩子的變化。當孩子特別想玩的時候,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讓孩子獲得高自尊感。每個孩子都需要這種感覺,需要被認可和肯定。所以說,家長多認可和肯定孩子,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多支持他,讓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驗到高的自尊感,那么孩子就不會沉迷于虛擬世界。
-
為什么孩子會沉迷手機
為什么孩子會沉迷手機?
1、手機里面有很多游戲,游戲是孩子比較喜歡的,孩子長時間玩電子產(chǎn)品會成癮,一旦成癮后想要戒掉很困難。
2、父母經(jīng)常使用手機,也會勾起孩子對手機的興趣,因此很容易導致孩子迷戀手機。
3、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感到孤獨又無處訴求,而手機里豐富的有聲有色的內(nèi)容信息,沖擊著孩子的視覺和大腦,孩子更容易對此感興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獨、無聊和煩悶。
4、處于學齡年齡階段的孩子,正是與同伴交往的發(fā)展期,他們樂于和同伴在一起,在同伴的群體中找存在感。他們通過網(wǎng)絡(luò)和同學聯(lián)系、分享和進行著內(nèi)心的對話,這是他們交往的需求和形式。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解決?
一、家長要做好榜樣,起到帶頭作用
孩子的模仿能力相當強,家長如果天天玩手機,孩子肯定也樂此不疲,孩子需要高質(zhì)量的陪伴。試想孩子在做作業(yè),而家長在一邊刷著手機屏幕,那么,孩子還有心思寫作業(yè)嗎?
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放下手機,拿本書看,或者在孩子寫完作業(yè)之后一起親自閱讀,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對于以后的做人和學習都是受益匪淺的。
二、規(guī)定玩手機的時間,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
每天規(guī)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和孩子約法三章,玩手機時候給孩子設(shè)定鬧鐘,鬧鈴響后一定要堅決拿走手機。堅持原則,才是幫助孩子改掉玩手機壞毛病的最有效的辦法。
三、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
家長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學畫畫、學一種樂器等。另外,家長要經(jīng)常帶孩子去室外活動,周末或者假期爬山涉水,既鍛煉身體,又豐富了孩子的眼界。
四、適當陪孩子一起“玩”
堵不如疏,如果你覺得孩子玩手機太過于沉迷,你可以陪孩子一起玩一會。這時候你必須要求孩子寫一篇游戲攻略或者玩手機心得,這樣孩子會慢慢的失去興趣!
五、糾正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暴力
對于孩子沉迷于手機和電視,家長千萬不能使用粗暴的手段,不然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抗情緒。家長應該耐心的進行教育以及引導,并且多帶著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轉(zhuǎn)移注意力。
六、讓孩子感受到跟家人相處才是最快樂的事情
手機能帶給孩子的愉悅,一定是暫時的,只有家人活生生的陪伴,對于孩子來說才是最美好,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才是最有幫助的。因此,作為父母,作為家人,我們不妨放下自己的姿態(tài),拋開生活中的不愉快,每天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全身心的去陪伴孩子。
-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游戲
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智能化時代,手機產(chǎn)品是隨處可見的,孩子很容易接觸到手機;二是手游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吸引著無數(shù)孩子;三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方面的問題,孩子會受家庭的影響,沉迷手機游戲。作為沉迷手機游戲的家長,需要自己反思一下了。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游戲?
1、父母中一方喜歡玩電子產(chǎn)品。家庭對于孩子的影響力是最大的,父母的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中有人愛玩電子產(chǎn)品,那么孩子也會對電子產(chǎn)品充滿好奇心。
2、父母工作忙,陪伴孩子時間少。父母給不了孩子足夠的陪伴時間時,孩子內(nèi)心都會有一種空虛和失落感,會把原因歸咎于自己身上,更會為了填補這種空虛感而依賴玩具或者電子產(chǎn)品,進而產(chǎn)生生理性依賴。
3、父母過度管控孩子。“成癮者背后往往有一個‘控制者’”。由于父母的過度管束,孩子失去了很多自主性權(quán)利,孩子毫無自由,又無法反抗父母,只能到游戲的世界里解壓和尋找自由感。
孩子沉迷手機游戲怎么辦?
1、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多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就是因為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內(nèi)心空虛、孤獨。因此,父母一定要從小就給孩足夠的陪伴和親子互動,用愛和關(guān)注充盈他的內(nèi)心,他的心理需求才會得到滿足,不會從游戲中尋求寄托了。溫暖的陪伴,永遠是治愈孩子的最好良藥。
2、讓孩子有節(jié)制得玩。如果孩子手機游戲上癮了,我們不要想著一下子讓孩子變成一個連看到手機或者游戲都想吐的人,我們得慢慢來,從每一次減少幾分鐘開始,逐漸增加,然后和孩子一起規(guī)定一個時間段,比如每天一小時還是怎樣。慢慢來,因為過分急躁之后往往適得其反。
3、父母以身作則。許多父母一邊禁止孩子玩游戲,一邊自己沉浸手機無法自拔??墒沁B你自己都無法做到放下遠離電子產(chǎn)品,孩子又怎么能夠心甘情愿遠離游戲呢。父母在家不妨多看看書,多做做運動,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正向積極的榜樣。
4、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F(xiàn)在不少孩子的生活過于單調(diào),才會很容易被游戲中絢麗的世界所吸引。所以,父母不妨豐富孩子的生活,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一些興趣愛好,課余時間可以帶孩子去打球、游泳、爬山、學一種樂器、畫畫等。當孩子從現(xiàn)實生活中感受到了更真實的快樂,便不會尋求虛擬世界里如泡沫般的快感了。
-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用什么方法
在人工智能時代,家長育兒方式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讓孩子不哭不鬧,家長會打開手機讓孩子們看,孩子的娛樂方式由從前的戶外活動,變成了手機電視等電子產(chǎn)品。因為孩子缺乏自控力,再加上手機本身內(nèi)容豐富,很容易讓孩子著迷,沉迷其中,那么,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用什么方法?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用什么方法?
1、多陪伴孩子
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處理好親子關(guān)系。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之所以會沉迷手機,是因為太過孤獨、寂寞。獨生子女缺乏玩伴,平常家長又忽視對他的關(guān)愛和陪伴,他才選擇用手機來打發(fā)時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家長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玩親子游戲、多聊天溝通,明白孩子的需求,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2、使用手機限制功能
手機有利有弊,并不是洪水猛獸,需要駕馭,而不能一收了之。與孩子制訂手機使用的規(guī)則,達成默契,能既滿足孩子的需要,又不助長孩子的欲望。使用手機限制功能,設(shè)置使用時間。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yè)以后。目標明確,孩子就更容易遵守并養(yǎng)成習慣。
3、和孩子共同制定暑假計劃
在考慮手機管理前,首先要問:如何為孩子提供有意義的學習任務(wù),這些任務(wù)是否有價值可以取代孩子對手機的迷戀。所以,家長需要和孩子共同制定暑假計劃,這是其中的關(guān)鍵。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外,有價值的任務(wù)還包括:經(jīng)典研讀、參加戶外活動、觀看優(yōu)秀電影等。合理的時間安排,重要的不是長度,是“合理”,確保精力最充沛的時候,做最有價值的事情。
4、選擇手機“替代品”
孩子愛玩手機的原因之一是社交的缺乏與精神生活的缺失。作為替代,你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滿足他的社交需求,如規(guī)劃豐富的暑假生活。豐富的暑假生活,能夠快速、合理解決孩子過度沉迷手機的問題,這其中,家長必須起到一個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而不是發(fā)令者。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暢想暑假生活,學習、交友、游玩等等,當孩子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豐富的暑假生活中時,自然而然解決了孩子過度沉迷手機的問題。
5、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往往每一個愛玩手機的孩子多半都有一個愛玩手機的家長。當孩子沉迷手機,多半是家長委托了手機這個“電子保姆”的緣故。有時家長忙于工作,無暇陪伴孩子,便會將手機丟給孩子,換取片刻安寧。家長應主動放下手機,陪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讓孩子遠離手機。
孩子沉迷手機的危害:
1、視力變差
手機的屏幕小,亮度高,孩子為了看清楚,就不得不把眼睛靠近屏幕,這樣很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帶孩子外出時,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在車上玩手機。隨著車子顛簸,手機也會跟著晃動,孩子的眼睛就要不停地對焦,也會引起孩子近視。
2、專注力變差
無論孩子用手機玩游戲,還是看動畫,高速運動的圖像和鮮艷的色彩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這都屬于被動注意力。孩子的大腦長時間處于被動注意力的刺激,就會影響孩子主動注意能力。這樣孩子上課無法專注聽講,成績自然下滑很快。
3、觀察能力不足
孩子長時間近距離地盯著屏幕看,眼睛對立體感和深度視覺的練習缺乏,導致形象背景知覺發(fā)育不足。孩子長大后容易有找不到東西、讀書丟字或掉行、球類運動較差的問題。
4、想象力變差
孩子在屏幕里看到的內(nèi)容和故事都是模式化的,這會束縛孩子的思維、剝奪孩子的想象空間。久而久之,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會受到影響。
5、智力會變差
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看電視時間的長短,對腦部結(jié)構(gòu)的影響很大,從而降低了大腦語言表達相關(guān)的能力。這是因為孩子過多地接受了被動信息,大腦不能主動思考,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都會弱化。
6、社交能力變差
不知道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身邊語言發(fā)育遲緩的孩子越來越多,這和手機、電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孩子對著手機,看到和聽到的內(nèi)容都是單向的,缺乏雙向的互動溝通能力。語言能力發(fā)育遲緩,自然無法和其他小朋友互動,進而影響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沉迷手機的背后原因,多數(shù)是父母教育缺失造成的。不良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將孩子最終推向手機懷抱。當然也有孩子自身的一些原因,但是這也代表著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助。所以,請各位家長多關(guān)注孩子,積極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是什么?
1、心理需求沒得到滿足
孩子沉迷于手機,跟其他嚴重的心理行為一樣,從根本上講,都是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尤其是在家庭中沒有獲得相應的心理營養(yǎng)。一旦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得不到滿足,潛意識里就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就容易沉迷手機。
2、歸屬感
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需要被關(guān)注,被歡迎。當他們在父母身上找不到歸屬感時,在朋友那里被冷落時,他們就會尋求被更多的人歡迎、關(guān)注,有更多更親密的朋友。所以在手機的未知世界里,讓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屬。
3、逃避現(xiàn)實
學習的壓力、競爭、挫敗感,加上父母的指責、講道理和嘮叨,或是朋友關(guān)系緊張,反讓孩子無處可逃,手機是最好的逃避空間。
4、父母在家頻繁使用手機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做什么他就學什么,這就是身傳言教。如果你經(jīng)常在家里打電話、發(fā)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戲、看電影,那么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chǎn)生興趣并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
5、家長為了省心,主動讓孩子玩手機
有些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他們將手機塞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自己玩,這樣他們的父母就可以放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種做法不僅助長孩子玩手機上癮,還會不知不覺地告訴他們的孩子:爸爸媽媽很忙的時候就會給我手機玩,那下次他們很忙的時候我就可以玩手機了。這樣對孩子并不是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孩子沉迷手機怎么辦?
1、和孩子多溝通
耐心和孩子溝通,注意溝通方式,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了解行為背后的原因,然后針對玩手機給出自己的建議。家長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就暴跳如雷,怒罵孩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所以父母要注意技巧,要對孩子耐心地勸解和循序漸進地引導。
2、給孩子規(guī)定玩手機的時間
現(xiàn)在的孩子玩手機已經(jīng)是一種不可逆轉(zhuǎn)的趨勢,家長不要再是直接暴力解決,而是讓孩子玩手機,但是要規(guī)定玩的時間,學習和玩手機都不耽誤,讓孩子先養(yǎng)成守約習慣,再慢慢去教孩子怎么玩手機,該玩些什么,玩出什么樣的效果,這樣的方法很是實用。
3、家長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玩
孩子玩手機主要是受家長的影響,家長一回到家里就玩手機,孩子也就會想要去玩,因為他無聊沒有什么事情可以做,而且家長開了不好的頭,當家長放下手機的時候,孩子也就不好意思自己去玩手機,家長這時陪孩子做一些游戲或者是陪孩子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注意力很快就會從手機上轉(zhuǎn)移,這樣的招數(shù)可以說十分的起效果。
4、培養(yǎng)孩子的其他興趣
很多孩子玩手機是因為,沒有什么感興趣的時間來打發(fā)時間。我們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其他興趣,比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一起讀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等等。一來能充實孩子的課余生活,也起到了轉(zhuǎn)移注意力的作用。
5、多陪伴孩子
大部分孩子沉迷玩手機的原因是父母沒有足夠的陪伴。如果家長沒有足夠的孩子陪伴,孩子就會利用游戲來消磨時間,自然而然就會沉迷玩手機。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看書學習或者,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形成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讓孩子體會手機之外的樂趣。

最新文章
13歲小孩叛逆期大人應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