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哪里


東山再起,指的是失敗后的重頭在再來,而東山再起的最初含義的,則指的退隱后再度出任要職,所以,古人出來做官,又稱為“出山”。唐代文學(xué)家劉禹錫有一首《烏衣巷》,這首詩中寫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中的謝,指的就是東晉名相謝安。
東山再起這個典故出自哪里
“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晉書·謝安傳》,指的是東晉名士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爸x安少年既有名聲,屢次征辟皆不就,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fù)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zhuǎn)危為安(《晉書·謝安傳》)?!?/p>
東山再起的故事
謝安是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家是當(dāng)時最著名的士族之一,其父是太常,其從兄是鎮(zhèn)西將軍。劉禹錫有首詩作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于當(dāng)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
東晉時以王導(dǎo)、謝安為代表的兩大家族,以及其他豪門大族都居住在烏衣巷,時已烏衣巷代表豪門,稱其子弟為烏衣郎。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謝就指的是謝安家族。
謝安年輕時,不想為官,朝廷屢屢征召,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推辭了,一直隱居在會稽郡山陰縣(現(xiàn)浙江紹興)之東山,與王羲之、許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謝家子弟。上文所說的東山,就在紹興上虞上浦鎮(zhèn)境內(nèi),因為謝安都隱居于此,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謝安山。
謝安雖然一直不愿出山做官,但是,當(dāng)國家遇到重要大事時,他還是放棄了安逸的隱居生活,選擇承擔(dān)起治國安邦的大任。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率百萬大軍南下伐晉。此時的皇帝想起了謝安,決定重新啟用他,就派員到東山,封他為征討大都督。
這一次,謝安沒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調(diào)兵遣將,上下整頓,賞罰分明,官兵一心,要與符堅決一死戰(zhàn)。謝安坐陣東山,將自己的侄子謝玄派往前線,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在謝安的統(tǒng)籌與指揮下,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余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擁有絕對優(yōu)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tǒng)治,分裂為后秦和后燕為主的幾個政權(quán)。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jìn)到了黃河,并且此后數(shù)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淝水之戰(zhàn)后,謝安被封為三公之上。因為他東山閑居以后,又出來做了一番大事業(yè),后來人們都稱謂他“東山再起”。謝安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性情閑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quán)樹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氣度。他治國以儒、道互補(bǔ),作為高門士族,能顧全大局,以謝氏家族利益服從于晉室利益。
后來,謝安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廣陵避禍。太元十年(385年),謝安病逝,年六十六。獲贈太傅、廬陵郡公,謚號“文靖”。
東晉謝安生平簡介
謝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是東晉著名的政治家。謝安一直隱居拒絕為官,直到四十多歲才正式出仕。入朝為官后,謝安就為朝廷盡心竭力,為東晉政局穩(wěn)定、多年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xiàn),因此深受后世贊賞。
因為出身名門又年少聰慧,謝安從小就得到了東晉許多名士和官員的肯定。然而,謝安志不在仕途,一直拒絕他人的舉薦和朝廷的應(yīng)召。為了躲避出仕,謝安跑到了會稽東山隱居,與王羲之等一票名士好友游山玩水,悠然自得。除了縱情山水,他當(dāng)時還一直教育自己謝家的子弟。
直到在朝中為官的弟弟戰(zhàn)敗被貶,謝家在朝廷的勢力減弱,謝安才起了出仕之心。公元360年,他先是在桓溫帳下作司馬,再被任命為太守,之后入朝一路升遷。373年,桓溫意圖篡位,謝安從容不迫與其笑談許久,使他不敢下手,在他求九錫之禮時也是謝安借故拖延。謝安竭力輔佐皇帝,緩和桓族勢力與朝廷的矛盾,協(xié)調(diào)百官,穩(wěn)定朝政。
除了政治,謝安在軍事上也有頗有成就。377年,謝安挑選侄子謝玄等人為將鎮(zhèn)守廣陵,從而擊退了前秦的進(jìn)攻。383年,謝安指揮淝水之戰(zhàn),以八萬兵力擊敗號稱百萬的前秦大軍,之后又為東晉收復(fù)失地,贏得40年的和平。
淝水之戰(zhàn)后,謝安因為功高震主,開始受到皇帝的猜忌。于是,謝安主動交出權(quán)力,可惜不久病逝,享年66歲,被追贈太傅,謚號文靖。

最新文章
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