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中捉鱉典故出自哪里


“甕中捉鱉”:意思是在大壇子里捉甲魚。后來形容想要得到的東西已在自己完全掌控之中。甕中捉鱉是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那你們知道甕中捉鱉的典故是什么嗎?
甕中捉鱉典故出自哪里?
【甕中捉鱉的出處】
元·康進之《梁山泊李逵負(fù)荊》:“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p>
釋義:從大壇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近義詞有:十拿九穩(wěn)、穩(wěn)操勝券、手到擒來
反義詞有:水中撈月、大海撈針
成語用法: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甕中捉鱉典故】
北宋末年,梁山泊好漢在山東起義,擁戴宋江為起義首領(lǐng)。起義軍紀(jì)律嚴(yán)明,殺富濟貧,鎮(zhèn)壓土豪劣紳,屢屢挫敗朝廷討伐的軍隊,聲威振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
在梁山泊大寨不遠(yuǎn)的山下,有個杏花莊。莊上有個小酒店,酒店的老漢家中別無他人,只有一個十八歲的女兒,名叫滿堂嬌。滿堂嬌長得美貌動人,與老漢相依為命。父女倆雖不富裕,日子倒也還過得平靜。
有一天,兩個地痞流氓來酒店吃酒。酒足飯飽后,不但不付酒錢,還對年輕美貌的姑娘起了歹念,強行將她搶走。老漢剛要阻攔,就被一腳踢翻在地。兩個流氓說:“俺們是梁山好漢宋江和魯智深,你敢不從?這小娘子陪我們兩天就回來,你如聲張出去,小心老命!”說罷揚長而去。
正當(dāng)老漢悲憤欲絕的時候,梁山好漢李逵路過酒店。聽說宋江和魯智深干下這等傷天害理的事,生性耿直的他怒火中燒,決心上山找宋江和魯智深算帳。李逵急沖沖趕回山寨,大鬧忠義堂。當(dāng)他知道錯怪了宋江后,羞愧萬分,命人將自己捆綁起來,向宋江賠罪。
這時,老漢來報告,說那兩個惡漢又來了,被他灌醉后正在店里酣睡。李逵興奮地說:“來得正好,看老子甕中捉鱉,收拾這兩個壞蛋!”李逵手提板斧,火速下山,終于除掉了這兩個冒充梁山好漢、敗壞梁山名聲的流氓。
甕中捉鱉的例句:
1、犯罪分子已被我們團團包圍,抓他猶如甕中捉鱉。
2、所有的警察把有賊的屋子包圍了起來,準(zhǔn)備來個甕中捉鱉。
3、對方正在準(zhǔn)備放火,打算來個甕中捉鱉,三弟,我們沖出去吧。
4、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水滸傳》中的歇后語
賊去了關(guān)門——遲了(第5回周通)
甕中捉鱉——手到拿來(第18回劉高)
閻羅王面前——沒放回的鬼(第21回閻婆惜)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蓮)
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鄆哥)
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第24回王婆)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披麻救火——惹焰燒身 (第21回作者)
燈蛾撲火——惹焰燒身(第27回作者)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來(第39回 作者)
割貓兒尾拌貓兒飯——自供自(第62回蔡福)
佛面上去刮金——刻?。ǖ?3回軍校)
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第101回作者)

最新文章
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