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榷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端
當前位置: 91開學網(wǎng)

 > 

知識點

 > 

公式考點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2024-11-28 09:50:26 482瀏覽

“耄耋之年”這個詞是上了年紀的代名詞,那具體是指多少歲呢?接下來就將為大家做出解答。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在博大的中華文化里,漢語文字有著其特別的意義。耄指那些八十歲的人,而耋則指那些九十歲的人,因此耄耋兩字組合在一起的話,大多數(shù)說的就是年齡在八九十的人了。

另外,杖朝之年指男子80歲,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

到了90歲高齡的時候,就可稱為鮐(tái)背之年。鮐,原指鮐魚。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皺如同鮐魚的斑紋,因而引申為“高壽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鮐背并非指“鮐魚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鮐魚(的老人)”,進而泛指老人。

下面還有一部分關于年齡的有趣的稱謂:

赤子:剛出生。赤為紅色,剛出生嬰兒的體色。

湯餅之期:3天。嬰兒出生第3天以湯餅為主食,設宴慶賀。

襁 褓:1歲之前。襁褓是指包裹嬰兒的小被子。

牙牙之年。1歲之前。嬰兒不會說聲發(fā)出的聲音。

垂髫之年:3-7歲。髫是古代兒童頭上嬰兒的的短發(fā)。

齔齠之年:7歲。齔齠指的是兒脫去乳齒,長出恒牙的階段。

黃口之年:9歲以前。黃口本指雛鳥的嘴借指兒。

幼學之年:10歲。古時求學的年齡。

外傅之年:10歲。外傅就是到外地求學之

總角之年:10-14歲。古代兒童將頭發(fā)扎兩個結,很像羊角,故稱總角。

金釵之年:12歲。源自南朝《河中之水歌》“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后來特指女孩12歲。

豆蔻年華(女):13-16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后來比喻未成年少女。

舞勺之年(男):14-15歲。舞蹈是一種舞蹈,這個年齡要為“家、國”出力。

束發(fā)之年(男):15歲。到了這個年齡要把“總角”打開,在頭頂上束發(fā)為髻。

及笄之年(女):15歲。“笄”是簪子,及笄是打開“總角”梳妝打扮,到了結婚的年齡。

志學之年:15歲。志學的意思是立志于學習。出自《論語·為政篇》。

歲舞象之年:15-20歲。舞象是表達戰(zhàn)斗的舞蹈,表示這個年齡可以上戰(zhàn)場打仗了。

碧玉之年(女):16歲。古人把這個年齡段的女子比喻“小家碧玉”,故稱碧玉之年。

破瓜之年(女):16歲。把瓜分為兩個

弱冠之年(男):20歲。把頭發(fā)盤成發(fā)髻,然后再戴上帽子,這就是中國式“成年禮”?!叭酢贝黹_始,帽子稱作“冠”,這就是“弱冠之年”。

桃李之年(女):20歲。桃李比喻美貌。源自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p>

摽梅之年(女):20歲。摽梅是指梅子成熟后落下來的樣子,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花信之年(女):24歲。 花信本意是指花期,對應著二十四節(jié)氣, 借指女子到了成年期。

半老徐娘(女):30歲左右。源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30歲風韻猶存。古人壽命短,30歲左右已過“半世”,后人以“徐娘半老”來形容中年婦女。

而立之年(男):30歲。意思是自立,后為三十歲的代稱,源自《論語》。

不惑之年(男):40歲,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天命:50歲。命中注定。就是全力以赴做事,不需要在意結果如果。

艾服之年:50歲。艾服是把膝蓋的布去掉,一種象征性處罰。出自《禮記》五十曰艾。

耆之年:60歲。耆字是古人對60歲特定別稱,源自《禮記·曲禮》六十曰耆。

花甲之年:60歲。取自于古代紀年歷,天干與地支相匹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

耳順之年:60歲。指六十歲應該聽別人的話,源自《論語》:“六十而耳順?!?/p>

還歷之年:61歲。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古稀之年:70歲。源自于杜甫:“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從心之年:70歲。“七十而從心所欲”,這句話源于《論語》,后人漸稱70歲為“從心之年”。

懸車之年:70歲。古代官員70歲退休,把專用車輛掛起來之意。

杖國之年:70歲。七十可以拄拐杖在都城、國都內(nèi)行走。源自《禮記·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xiāng),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p>

米壽:88歲?!懊住弊植痖_來是“八十八”。

白壽:99歲,“百”字少一橫為白字。

耄耋之年:80-90歲。耄耋特指詞語,沒有其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