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月的古詩有哪些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悠久燦爛的人文歷史中,出現(xiàn)過許多優(yōu)秀的詩人寫過歌頌月亮的詩句,它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
關(guān)于月的古詩有哪些?
1、《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2、《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4、《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5、《關(guān)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6、《把酒問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關(guān)于月的故事:
修飾月圓
天上的月亮原來是方不方、圓不圓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熱得使人透不過氣。一對青年男女立志興利除弊,為人民做好事。力大無比的男青年將一支支利箭射向月亮,硬是把月亮一點點修理得圓圓的。
可是,月亮光還是太亮,而且白白的月亮也不好看呀,女青年是位織錦能手,她潛心為月亮編織了一幅美麗的絲錦,讓男青年掛在箭上射到月亮上去把它蓋起來。這樣,月亮光就不那么刺眼了。
嫦娥奔月:
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后,飛到了月宮的事情?!版隙鸨荚隆钡纳裨捲醋怨湃藢π浅降某绨荩瑩?jù)現(xiàn)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xiàn)于《淮南子》等古書 。
嫦娥登上了月宮,據(jù)西漢《淮南子》等古書的記載,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王母那里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東漢高誘注解《淮南子》中說嫦娥是羿之妻。據(jù)說羿的妻子叫恒娥,因漢代人避當時皇帝劉恒的諱,之后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
玉兔搗藥:
玉兔搗藥是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之一。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古時候,文人寫詩作詞,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至于諸多舊小說,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掌故中,玉兔常常與金烏相對,表示金丹修煉的陰陽協(xié)調(diào)。
朱元璋起義:
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征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中秋節(jié)吃月餅據(jù)說始于元代,當時,朱元璋領(lǐng)導(dǎo)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xí)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后來,朱元璋終于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后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nèi)耘f慶祝這個象征推翻異族統(tǒng)治的節(jié)日。
月亮女神:
古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阿蒂米斯。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非常漂亮,同時也是個很厲害的弓箭手,掌管著狩獵,身邊常伴著她心愛的弓箭和獵犬。每天她駕著銀色的馬車在夜空中奔馳,代表了夜間的一起——寒冷、寂寞、以及亡靈的道路。她還是未婚少女的守護神——她自己也是終身未婚。
天狗蝕月:
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公子。生性好佛,但他母親心卻很壞,騙和尚吃狗肉漫天,最后神仙懲罰把她變成狗,她不滿就想吞吃月亮,把人間變成黑暗,不過為了給母親贖罪,目犍連一直修煉終于變成了地藏菩薩。
關(guān)于月的四字詞語:
1【白兔赤烏】: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2【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顆星星發(fā)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fā)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zhì)優(yōu)。
3【閉月羞花】: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4【步月登云】: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遠大。
5【嫦娥奔月】:嫦娥:月宮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6【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7【戴月披星】: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8【東兔西烏】: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9【飛金走玉】:金:金烏,傳說日中有三足烏,因指太陽;玉:玉兔,傳說月中有玉兔,因指月亮。形容時光飛逝。
10【廣寒仙子】:廣寒:即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仙宮。廣寒宮里的仙子——嫦娥。
月在古詩中的意象:
1、思鄉(xiāng),思親之情
“月”在唐朝詩詞中,既能表達詩人的思鄉(xiāng),思念親人,思念朋友的真摯的友誼,也能通過詩詞表達對人生的感慨。
2、時間上的意象
“月”在古代,一般也可以用來表示時間,在古代有很多的詩句表明了月在時間上的意象。如“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等有很多的詩句能夠表現(xiàn)月在時間上的簡單意象。
3、象征比擬
在中國的文化里,月有時候也象征著女性,月這一字所能夠突出的靜在母系社會意味著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社會是永恒的,純潔的,在女性的身上顯得格外突出。在部分詩中,月亮就是女性的代表,一般能夠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失意,難過,憂傷之情。

最新文章
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