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講述了什么故事


《海底兩萬里》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在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時,潛艇還沒有問世,但在這部小說發(fā)布不久,世界第一艘核潛艇在美國誕生,名字就叫做鸚鵡螺號。
海底兩萬里講述了什么故事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卷,發(fā)表于1870年,主人公是英國自然博物館一位名叫阿龍納斯的生物學教授。
故事開始在1866年,人們在海上發(fā)現(xiàn)了一頭“大怪物”,引起了社會的恐慌,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應(yīng)美國海軍部長邀請,參與了“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海上追捕活動。驅(qū)逐艦林肯號在海上航行了半年,依然一無所獲,正當他們返航時,捕鯨手尼德·蘭發(fā)現(xiàn)了“海怪”,一番對峙后“怪物”未被清除,驅(qū)逐艦反被“怪物”重創(chuàng)。教授、仆人康賽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不幸落入海中,意外游到了這只“怪物”的脊背上,成了“怪物”的俘虜!原來,所謂的“怪物”竟是一艘潛水艇,名為“諾第留斯”號(又名“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對俘虜?shù)挂矁?yōu)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游各大洋。他們從太平洋出發(fā),經(jīng)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經(jīng)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后,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最后,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于世。
海底兩萬里的人物形象
尼摩船長(Captain Nemo):故事的主要反派角色,一位神秘的海洋學家和工程師,擁有一艘強大的潛水艇“鸚鵡螺號”(Nautilus)。他對人類社會感到失望,選擇隱居于海底,成為了海洋的主宰。
皮爾斯教授(Professor Pierre Aronnax):法國的海洋學家和動物學家,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他和他的助手康塢、韋多克被尼摩船長俘虜,并被迫成為“鸚鵡螺號”的乘客。
康塢(Ned Land):皮爾斯教授的助手,一位出色的捕魚手,對被困于潛水艇中的命運感到憤怒和不滿。
康塢的仆人韋多克(Conseil):一位忠誠的仆人,隨同皮爾斯教授一同被困于“鸚鵡螺號”。
海底兩萬里的主題是什么
小說中的一個重要主題是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阿龍納特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深海,他的探險之旅也讓他更加了解了自然的奧秘。小說中對海洋生物和海底景象的描述非常細膩,幾乎可以讓讀者身臨其境。與此同時,小說中也體現(xiàn)了人類對自然的控制欲望,尼摩船長試圖掌控自己的命運,不受國家和政府的束縛,這一點也引發(fā)了阿龍納特教授的思考。
此外,小說中還涉及了科學和技術(shù)的發(fā)展。阿龍納特教授設(shè)計的潛水艇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shù)發(fā)明,可以讓人們深入到以前無法到達的深海中。此外,小說中還包括了一些現(xiàn)在看來可能有些荒謬的科學想象,比如人們可以用電力擊退鯊魚等海洋生物。但是,這些科學想象在當時是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前瞻性的。
除了探索自然和科技發(fā)展之外,小說中還包含了一些社會和政治議題。尼摩船長拒絕受到國家和政府的控制,這體現(xiàn)了小說中的反權(quán)威主義思想。此外,小說中還涉及到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問題。阿龍納特教授在旅程中曾遭遇了一支海盜隊伍,這個場景暗示著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對海外地區(qū)的掠奪和剝削。
《海底兩萬里》不僅是一部科幻小說,還是一部冒險小說和社會政治小說。小說通過描述深海探險的冒險經(jīng)歷和科技想象,探討了人類對自然的控制欲望、科技的發(fā)展、反權(quán)威主義思想和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等社會政治議題。同時,小說也向讀者傳達了一種熱愛自然和探索未知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
我被小說中所描繪的奇妙的海底世界所深深吸引。作者通過生動的描寫和詳細的科學設(shè)定,將讀者帶入了神秘而美麗的海洋深處。從珊瑚礁、海底火山到海底森林,每個環(huán)境都令人驚嘆。這讓我意識到地球上隱藏著許多未知的奇觀,我們還有很多待探索的地方。
我對書中的主人公尼莫船長產(chǎn)生了復雜的情感。尼莫船長是一個神秘而矛盾的角色,他對人類社會失望至極,選擇了與外界隔絕,在海底過著自己的生活。他對知識的追求和對自由的渴望,以及對人類無限的憤怒,使得他既受人敬仰又讓人心生畏懼。這讓我思考了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以及對于自由和探索的重要性。
讀完《海底兩萬里》給我?guī)砹撕芏嗨伎?。它讓我意識到地球上還有很多未知的領(lǐng)域等待我們?nèi)ヌ剿?,也引發(fā)了我對人與社會、科技進步和環(huán)境保護等問題的思考。這部小說在科幻文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一次冒險故事的旅程,更是對人類與自然、科技與人文關(guān)系的思考,值得深入探討和品味。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
儒勒·凡爾納(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還被譽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
必須要說的是,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具有教化的作用,對于青年人具有啟迪人生的作用。他用自己的熱情與幽默,將一個又一個奇異、神秘的怪誕故事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同時通過對主人公的全面塑造,引導年輕人去效仿??梢哉f,凡爾納的作品集中體現(xiàn)了科學、藝術(shù)、教育、娛樂四重屬性。
當然,凡爾納的作品以嫻熟的寫作技巧著稱,從字里行間又可以深切的體會到他對社會弊端的辛辣諷刺與毫無保留的批判。他用文字抨擊追逐黃金的狂熱分子,諷喻拜金主義,將人類的貪婪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最后這些人落得一個可悲、可笑的下場,同時側(cè)面襯托出正直的人身上體現(xiàn)出的真情與幸福,才是人類生活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