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全詩


《元日》一詩擇取了古代過年典型的喜慶場景,渲染了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緊扣題目,描寫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
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全詩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詩文大意:
在爆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春風吹送著暖氣,融進屠蘇美酒中。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慶新春總要把新門神換掉舊桃符。
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疤曳笔且环N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靶绿覔Q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僅是政治家,還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元日》分析總結:
《元日》這首詩以春節(jié)為背景,通過爆竹聲、春風、新桃符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春節(jié)的喜慶氣氛和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望。詩中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展現(xiàn)了人們對新生活的熱切期盼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從學術角度來看,這首詩不僅體現(xiàn)了王安石作為一位杰出文學家的敏銳觀察力和高超藝術表現(xiàn)力,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風俗習慣和人們的精神風貌。詩中通過對春節(jié)習俗的描繪,展示了宋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tǒng),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此外,這首詩還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考。爆竹聲中一歲除,寓意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提醒人們要珍惜時光,把握當下。而春風送暖入屠蘇,則象征著生命的循環(huán)和自然的規(guī)律,引導人們順應自然,和諧相處。新桃換舊符,則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
綜上所述,《元日》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內涵,成為了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為我們展現(xiàn)了春節(jié)的喜慶氣氛和人們的習俗傳統(tǒng),同時也傳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首詩的價值不僅在于其藝術表現(xiàn)力和文學價值,更在于其對于人類生活、自然規(guī)律和哲學思考的深刻洞見。因此,我們在欣賞這首詩的同時,也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意義,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國古代文學的博大精深。
《元日》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聯(lián)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chuàng)作了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