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榷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端
當前位置: 91開學網(wǎng)

 > 

知識點

 > 

公式考點

 > 

魯班發(fā)明了什么

魯班發(fā)明了什么

2024-04-19 14:00:26 540瀏覽

在漢語中,有一句成語叫做“班門弄斧”。它的意思是說,在魯班門前賣弄大斧,就相當于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從而顯得不自量力、惹人笑話。大家都知道魯班是中國古代杰出的工匠和發(fā)明家。我們現(xiàn)在很多木工使用的工具都是魯班發(fā)明的。

魯班發(fā)明了什么

1、鋸子

相傳魯班上山砍樹,不小心被野草劃破手指。魯班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野草葉片兩邊長有許多細齒。以此為啟發(fā),魯班發(fā)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2、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赌印ぬ熘旧稀氛f:“輪匠執(zhí)其規(guī)矩,以度天下之方圓?!鼻咧饕獮榱慷戎?,是木工的常用工具。

3、刨子

相傳魯班從農(nóng)耙子耙地中受到啟發(fā),制了一把平刃的刀,上面蓋上鐵片,用把刀在木料上推幾下,木頭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為了使用方便,又加了把手。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4、墨斗

墨斗是中國古代木工行業(yè)的傳統(tǒng)工具,主要是用來畫長直線,在泥、石、瓦等行業(yè)中是不可缺少的,傳說由魯班發(fā)明。

5、云梯

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由魯班發(fā)明。《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痘茨献印吩唬骸棒敯嗉垂敯?,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云梯?!?/p>

6、石磨

據(jù)《世本》上記載,魯班用兩塊比較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布的淺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就把米面磨成粉了。在此之前,人們加工糧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來舂搗。

7、滑輪

傳說魯班看見鄉(xiāng)親們用瓦罐提水太辛苦,于是千思萬想發(fā)明了滑輪,滑輪“轉”成了轆轤,轆轤又“轉”成了風車,風車又“轉”成了水車,就這樣轉過去了兩千多個春秋。

8、鎖鑰

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nèi)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9、木鳶

木鳶為風箏的前身,《鴻書》記載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赌印攩枴芬舱f:“公輸子削竹木為鵲,成而飛之,三天不下。公輸子以為至巧?!?/p>

10、雕刻

《述異記》記載魯班曾在石頭上刻制出“九州圖”,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圖。此外,古時還傳說魯班刻制過精巧絕倫的石頭鳳凰。

魯班人物介紹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春秋時期魯國人?!鞍恪焙汀鞍唷蓖?,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里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筑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chǎn)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制造兵器。他曾創(chuàng)制云梯,準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鉆、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jù)說都是魯班發(fā)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fā)明,都是魯班在生產(chǎn)實踐中得到啟發(fā),經(jīng)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魯班相關的故事(部分)

一、魯班發(fā)明鋸子的故事

有次魯班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留意,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先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

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fā)。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于是,他經(jīng)過多次試驗,最后發(fā)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魯班給這種新發(fā)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二、魯班發(fā)明云梯的故事

魯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諸侯爭霸,戰(zhàn)爭連年不休。那時,每個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墻。守城的將士們關上城門,站在城墻上守衛(wèi)著。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但是是弓箭、長矛之類,很難將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圍了多日,干著急攻不下來。魯國國王命令魯班制造攻城的器械。

魯班想來想去,想起了自己蓋房子時用過的短梯。踏著短梯,能登上房頂,造一個長梯,不就能夠爬上高高的城墻了嗎?如果在梯子上還能射箭,不就能夠打退守城的人了嗎?于是,魯班造出了“云梯”。這種“云梯”,能在乎地上架起來,夠上高高的城墻,上面還能夠站人射箭?,F(xiàn)代消防器材中的云梯,就是從這個云梯發(fā)展演變而來的。

三、魯班發(fā)明墨斗

魯班發(fā)明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于設定建筑工程),這項發(fā)明可能是受其母親的啟發(fā)。當時其母正在剪裁和縫制衣服,魯班注視著這一切,見她是用一個小粉末袋和一根線先打印出所要的裁制的形狀。

魯班把這種做法轉到一個墨斗中,通過一根線(用墨斗浸濕的線)捏住其兩端放到即將制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線條。最初需由魯班和他母親握住線的兩端。后來他的母親建議他做一個小鉤系在此線的一端,這樣就把她從這種雜活中解脫出來,使之可由一個人來進行。為了紀念魯班的母親,工匠們至今仍稱這種墨斗為班母。

四、魯班發(fā)明傘的故事

一次魯班和妻子出門,回來的時候下雨了。兩人就在山腰的亭子避雨。魯班的妻子發(fā)出感慨說:“要是能多建點亭子就好了,這樣的話能讓行人有個遮陽避雨的地方!”魯半看著亭子突然靈光一閃,就對妻子說:“我有辦法了,只要每個人出門的時候都帶著亭子就可以了!”他的妻子聽得莫名其妙,但是魯班卻急急忙忙的扯著妻子跑到家,然后就鉆進了工作的地方。幾天后,魯班大笑著走出屋子,手里拿著的就是雨傘,當時用的是竹子和油紙做的。

五、魯班發(fā)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善于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貌。但是卻碰到木紋粗和疤節(jié)多的木料難以砍成需要的模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里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于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蛇@東西拿在手里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里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