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精選回答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已經是小大人,但他們三觀才初步形成,心理比較脆弱。家長在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寸,切記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因為青春期是孩子三觀穩(wěn)固的階段,一旦受到不好影響,極難再轉變回來。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1、換位思考
青春期孩子很容易出現煩躁、不安,暴躁、易怒等情緒,而且偶爾會出現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孩子出現這些想法和不良情緒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理解孩子。
2、善于傾聽
與青春期孩子交流時,要學會做一個傾聽者,而不是教育者。允許孩子在合適的場合發(fā)泄不良情緒,等到孩子情緒穩(wěn)定時,再好好傾聽孩子心中的想法,而不是與孩子辯論誰對誰錯。
3、控制情緒
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要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要清楚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孩子情緒失控,不是他們真實的想法。然后幫助孩子化解負面的情緒,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明白什么是生氣,什么是難過,什么是開心。
4、多多溝通
家長每天拿出一些時間,和孩子溝通,多說些心里話。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是很焦躁不安,他們會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鉆牛角尖。在這個關鍵時期,家長的聊天陪伴可以減輕孩子的不安,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
5、少點批評
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后會變得非常敏感,如果父母態(tài)度過于強硬,很容易打擊到孩子的自尊心。所以父母在批評孩子前,要考慮到孩子的感受,給孩子留一點面子。最好是能夠做到不批評,用朋友的口吻幫助他改正,這樣能拉近親子之間的關系。
6、減少控制
父母習慣了孩子對自己的依賴,可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就不在依賴父母。有時候父母反而會不適應,想要把孩子抓在自己的身邊。父母切記不能夠這樣做,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父母不能把孩子一直控制在手里,放他遠飛才是父母的責任。
7、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強烈的要求獨立,不愿意被他人主導自己的生活。所以與青春期孩子交流時,要學會尊重孩子,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見。但也不能放任孩子為所欲為,可以與孩子協商后明確行為界限。

最新問答
13歲小孩叛逆期大人應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