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家庭教育需求有哪些


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的家庭教育方式也需要改進。很多家長就會感到迷茫,怎么才能跟上孩子的步伐,實現(xiàn)教育方式的轉變?關鍵在于要了解新時代對家庭教育的需求有哪些。父母先了解社會的需求,再結合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才能進一步琢磨出最合適的教育方向,幫助孩子成長為更優(yōu)秀的人。
新時代家庭教育需求有哪些:
1、從“望子成龍”轉向“望子成人”。
望子成龍是父母對孩子成才的美好期盼,希望孩子未來能出人頭地或有所作為,擁有成功與幸福的人生,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將這種期盼簡單化為對孩子學業(yè)成績的要求,以學業(yè)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認為孩子只有考上名校、找到好工作才有出路和未來。希望孩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通過學習獲得更多的選擇機會,這種想法本沒有錯,但不應顧此失彼或本末倒置,一心只關注孩子是否“成才”,忘記了孩子成才之前首先要“成人”,孩子的健康身心和良好品行才是能讓他一生走得更遠更好的根本保障。
2、永遠不要與孩子爭強斗勝。
誠然以大人二三十年的人生修為,要戰(zhàn)勝小孩子,自是小事一樁,小菜一碟,但這種爭強斗勝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卻不是一點點的。它直接打擊、侵蝕著孩子的自信心,而自信則可以說是人生最根本的素質。
過分的爭強斗勝還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激等。當然,偶爾的爭爭搶搶的小游戲,還是沒什么的,相反的這樣還可以促進大人與孩子間的交流與溝通,融洽大人與孩子間的關系等,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
3、給孩子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
很多兒童由于受到年齡、環(huán)境、成績等的影響,而養(yǎng)成粗心大意、驕傲自滿、眼高手低等等的壞毛病。在這種情況下,人為地設置一些挫折,以打擊其驕傲情緒或粗心毛病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要把握好度,注意方法,過后更應該主動引導使其明白自己的缺點與毛病,使其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戒驕戒躁,起到警醒作用就已經(jīng)夠了,如果過度的打擊,損傷了其自信心,反而不好。
4、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
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才更可能擁有積極主動的良好心態(tài),更可能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才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為人生打下良好的人脈基礎。
5、從學業(yè)教育的延伸轉向生活教育為本。
家庭教育的本質應是生活教育。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張讓教育活動回歸生活,在生活中進行教育。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兩者應是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的關系。家庭教育的特征和屬性更決定了其不能脫離生活,要以促進孩子的個性發(fā)展、道德形塑、人格完善為目標。
6、從孩子成長轉向全員共同成長。
家庭教育不再只將促進孩子的成長成才作為唯一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孩子也不再是家庭中的唯一受教育對象,而是強調家庭全體成員的共學互學、共生共長;強調家庭教育首先是對家長的教育,若要孩子天天向上,家長先要好好學習;強調家庭成員基于彼此尊重、相互平等、相互了解的原則,通過相互支持、溝通對話來認識與解決問題,實現(xiàn)孩子和家長的共同進步與成長。由此,家庭成為一個具有知識共享特征的學習共同體。
新時代家庭教育需要什么樣的家長:
1、孩子不是因你短視性的傳統(tǒng)道路來多走“捷徑”,而是因你預見性的人生規(guī)劃去少繞彎路。
2、孩子不是因你強勢的嘮叨來控制行為,而是因你耐心的傾聽去慰藉心靈。
3、孩子不是因你主觀的意見來逃避現(xiàn)實,而是因你客觀的建議去解決難題。
4、孩子不是因你訓斥的欲望來被迫聽從,而是因你過人的技術去虛心請教。
教育的過程就是需要讓孩子去發(fā)現(xiàn)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從而實現(xiàn)自身的理想和抱負,獲得精神上的救贖。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在這條道路上,家長和孩子一樣都是零起點,需要一起去探索去學習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