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榷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端
當前位置: 91開學網(wǎng)

 > 

知識點

 > 

名人名言

 > 

著名的橋有哪些

著名的橋有哪些

2024-12-07 08:46:33 583瀏覽

橋是一種跨越河流、山谷、障礙物或其他交通線而修建的架空通道。中國的橋發(fā)展于隋,興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wǎng)絡,連接著祖國的四面八方。

著名的橋有哪些?

1、河北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是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橋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橋。全長64.40米,通體為巨大花崗巖石塊組成。橋的望柱、欄板上都雕刻有花卉和獸頭圖案,形象逼真,非常精美,堪稱隋唐時期雕刻藝術的佳作。

2、北京盧溝橋

盧溝橋位于北京市西南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而得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至今已有八百多的歷史,是北京市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造多孔連拱橋。全長266.5米,橋的兩側(cè)有281根望柱,柱頭共雕刻有501只獅子,其中大部分石獅是明、清兩代原物。橋東的碑亭內(nèi)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是“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稱贊“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

3、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建在泉州城東洛陽江入海口,宋皇祐五年(1053)興建,歷時六年建成。洛陽橋是中國第一座海灣大石橋,素有“海內(nèi)第一橋”之稱,在中國橋梁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

4、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又稱湘子橋,位于廣東省潮安縣潮州鎮(zhèn)東,橫跨韓江。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初為浮橋。曾為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5、山西十字橋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15公里的晉祠內(nèi)。橋梁為十字形,建于魚沼之上,又名魚沼飛梁。全橋由立于沼中的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又有柏木斗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兩側(cè)有漢白玉石欄桿。

6、江蘇五亭橋

位于江蘇揚州瘦西湖內(nèi),橋基由12條大青石砌成,橋身為拱圈形。由3種不同的圈洞聯(lián)合,共有15孔,孔孔相通,橋上置有五亭,而且亭與亭之間又以廊相連。

7、四川瀘定橋

位于四川省瀘定縣的城西大渡河上,以9根鐵鏈鋪以木板構成,左右兩側(cè)各安兩根鐵鏈當扶手,鐵鏈粗如碗口,每根長150米左右,重約一噸。

8、北京玉帶橋

此橋位于北京頤和園內(nèi),全橋用漢白玉石建成,拱圈為蛋形,兩側(cè)雕刻精美的欄板和望柱,通體潔白、線條流暢。遠望猶如一條玉帶點綴在碧波粼粼的昆明湖上,被游客贊為“海上仙島”。

9、廣西風雨橋

坐落在廣西三江縣的程陽村邊的林溪河上,全橋為石墩木面瓦頂結(jié)合而成。橋上建有五座寶塔形狀的樓亭,可避風雨。整座橋無一鐵釘,全用桁槽銜接,它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十分精致牢固。

10、河北五音橋

位于河北省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cè)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fā)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括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

關于橋的古詩詞:

1、徑轉(zhuǎn)危峰逼,橋回缺岸妨?!逗晚f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二》杜審言

2、天津橋下冰初結(jié),洛陽陌上人行絕?!堵鍢蛲硗访辖?/p>

3、長橋臥波,未云何龍?——《阿房宮賦》杜牧

4、雨霽虹橋晚,花落鳳臺春?!栋驳律匠匮缂飞瞎賰x

5、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洞喝盏墙鹑A觀》陳子昂

6、梅市橋邊弄夕霏,菱歌聲里棹船歸?!锻須w》陸游

7、洛水橋邊雁影疏,陸機兄弟駐行車?!吨袠虮彼湍沦|(zhì)兄弟應制,戲贈蕭二策》李益

8、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揚州慢》姜夔

9、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段枨柁o·屈柘詞》溫庭筠

10、天下風光數(shù)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都臉诽臁吩?/p>

11、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端屠涑栠€上元》韓翃

12、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曉行巴峽》王維

關于橋的俗語:

1. 過河拆橋

2. 船到橋頭自然直

3. 雙橋好過,獨木難行

4.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5. 橋歸橋,路歸路

6. 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7. 奈何橋上等三年

8. 廬山戴帽,平地安灶,廬山系腰,平地安橋。

9. 紙包不住火,水漫不過橋。

10. 白娘子突斷橋想起舊情來

11. 半夜過獨木橋 步步小心

12. 扁擔插進橋眼里 擔不起

13. 踩著高蹺過獨木橋 藝高膽大

14. 踩著銀橋上金橋 越走越亮堂

15. 船到橋頭 不順也得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