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榷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端
當前位置: 91開學網

 > 

知識點

 > 

公式考點

 > 

春來江水綠如藍的上一句

春來江水綠如藍的上一句

2024-11-28 09:52:45 506瀏覽

《憶江南·江南好》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憶江南三首》之一。這是其中的第一首,總寫對江南的回憶,詩人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艷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春來江水綠如藍的上一句:

日出江花紅勝

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

作品全文: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作品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想起江南?

作品賞析:

1、此文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

2、第一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

3、第二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4、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

5、最后一句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6、作者竭力追憶江南春景,從內心深處贊嘆“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這個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

關于景色的詩:

1、《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四時》

晉·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3、《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4、《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5、《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6、《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7、《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8、《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