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榷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端
當前位置: 91開學網

 > 

知識點

 > 

英語語法

 > 

經夫婦成孝敬出自

經夫婦成孝敬出自

2024-12-07 08:44:40 7154瀏覽

經夫婦成孝敬是指夫妻雙方共同為父母盡孝的意思。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孝敬父母是非常重要的美德,尤其是在老年人口增加的現代社會更應該被珍視。經夫婦成孝敬不僅體現了夫妻之間的感情和責任,也展示了家庭的和諧和互助精神。

經夫婦成孝敬出自?

出自《毛詩大序》。

原文是: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意思是:使人際關系醇厚,教化民眾使他們變得有美德。

厚,即敦厚、誠樸寬厚。指脾氣溫和性情憨厚,忠厚。

人倫,指封建社會中人與人禮教所規(guī)定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及各種尊卑長幼關系。

美,指美化,感化。

教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體化;教以效化;民以風化。也指環(huán)境影響。

《毛詩序》是《詩經》的研究著作,分為大序和小序,對詩歌的性質、內容、分類、審美特征等方面都作了比較系統(tǒng)而明晰的闡述。

詳細節(jié)選

原句: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fā)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情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譯文:

詩,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種表現形式,涵蓄在心里則為情感意志,用語言把它表現出來就是詩。情感在心里激蕩,就用詩的語言來表現它,用語言還表達不盡,便用咨嗟嘆息的聲音來和繼續(xù)它,咨嗟嘆息還不盡情,就放開喉嚨來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滿足,于是不知不覺手舞足蹈起來。

感情表現為聲音,聲音組成五音的調子就叫音樂。太平時代的音樂平和而歡快,它的政治清明和順;戰(zhàn)亂時代的音樂飽含著怨恨和憤懣,它的政治必然乖戾;亡國時的音樂充滿了哀傷和憂思,它的人民一定困苦。所以糾正政治的過失,感動天地和鬼神,沒有超過詩歌的。古代的圣王就用詩來規(guī)范夫婦關系,培養(yǎng)孝敬,敦厚人倫,完善教化,移風易俗。

拓展閱讀

《詩》有六藝: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先王以是經山川,以圖百官。草木鳥獸,水土肱傅以生。夫婦摯而相親然后父子親,君臣比而賢然后士大夫不失位。本水土而圖百官,本鳥獸而圖山川。

《毛詩大序》是中國古代儒學經典之一,也是最早的詩歌理論著作之一,由春秋時期的孔子弟子編纂而成。該著作探討了詩歌的本質、功能、形式和內容等方面,被視為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