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榷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jī)端
當(dāng)前位置: 91開學(xué)網(wǎng)

 > 

知識點

 > 

英語詞匯

 > 

三顧茅廬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三顧茅廬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023-08-31 08:28:05 1188瀏覽

“三顧茅廬”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相關(guān)典故最早見于諸葛亮《出師表》。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边@段話后來概括為成語“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要懂得自我審視,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這樣就不怕四處碰壁和出丑,也才會經(jīng)受得住更多磨礪。

三顧茅廬的故事:

劉備被曹操打敗之后,想要諸葛亮輔助自己東山再起。于是他立馬就和關(guān)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去拜見諸葛亮,但是恰巧這天諸葛亮出去了,劉備只能失望而歸。

不久,劉備和關(guān)羽、張飛頂著風(fēng)雪第二次去請諸葛亮。不巧的是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劉備便留下一封書信,表達(dá)自己敬仰求見的心情。

三人第三次拜訪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等到諸葛亮醒來之后,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談起天下局勢,劉備大為嘆服,而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也愿意出山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諸葛亮的八個經(jīng)典故事:

1、空城計:諸葛亮在對抗曹操的時候,采用了虛張聲勢、故意散布謠言等手段,成功地騙過了曹操的進(jìn)攻。

2、草船借箭:在對付南蠻的戰(zhàn)爭中,諸葛亮利用草船裝扮成敵方,借敵方之手向自己的隊伍射箭,最終獲得勝利。

3、三顧茅廬:諸葛亮三次去拜訪劉備,最終說服他成為自己的主公,為后來的三國格局奠定基礎(chǔ)。

4、七擒七縱:在對付孟獲的戰(zhàn)爭中,諸葛亮通過多次擒縱孟獲,最終使其歸降,為鞏固蜀漢的地位奠定了基礎(chǔ)。

5、鐵籠相向:在對付馬謖的戰(zhàn)爭中,諸葛亮利用鐵籠相向的方法,成功地困住了馬謖的軍隊。

6、借東風(fēng):在對付曹操的戰(zhàn)爭中,諸葛亮借助東風(fēng),用火攻的方法擊退了曹操的軍隊。

7、火燒新野:諸葛亮利用火攻的方法燒毀了曹操的軍事基地新野,使曹操陷入困境。

8、赤壁之戰(zhàn):諸葛亮在赤壁之戰(zhàn)中,利用火攻和假裝放棄的方法,成功地?fù)魯×瞬懿俚能婈牎?/p>

諸葛亮的作品有哪些?

1、諸葛亮的著名的作品有《便宜十六策》、《出師表》、《誡子書》、《誡外甥書》、《將苑》(又名《心書》)等。

2、《便宜十六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蜀漢軍事著作。由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諸葛亮所著的重要兵法。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國治軍原則,為后代的人們所推崇,可謂是千古治國治軍者的經(jīng)典。

3、《出師表》出自于《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227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奪取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后主要廣開言路、嚴(yán)明賞罰、親賢遠(yuǎn)佞,以此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同時也表達(dá)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4、《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xué)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jǐn)嚴(yán)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dá)得非常深切,成為后世歷代學(xué)子修身立志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