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榷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端
當前位置: 91開學網

 > 

知識點

 > 

字詞賞析

 > 

十二時辰時間對應表

十二時辰時間對應表

2024-01-13 15:09:59 746瀏覽

在我國古代,人們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對應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很多人都不知道十二時辰和現(xiàn)在的時間是怎樣對應的,下面將對十二時辰進行詳細介紹。

十二時辰時間對應表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p>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p>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p>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p>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p>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 ?/p>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p>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p>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p>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十二時辰的歷史:

在我國古代,基于日月運行以及人類的生活習俗和生產活動規(guī)律劃分的分段計時制度,是沿用歷史最悠久的古代計時法。

分段計時制度下,人們最為熟悉的“十二時辰制”大約產生于漢武帝太初改歷以后,由當時參加改歷的天文學家首先提出。

十二時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開始將歷法上的12月名稱應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為子位,南方為午位,東方為卯位,西方為酉位,一晝夜太陽運行12個方位回到原處,這樣便產生了太陽位于一個辰位為一個時辰的概念,一晝夜為12個時辰,人們便可以用太陽在天空所處的方位來確定時間。

這套計時方法為人們所接受并沿用下來,《漢書·翼奉傳》中載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為太陽位于申的時刻,后又進一步簡化為“午時”等,用十二地支單獨命名。此外,人們還用“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這樣更加形象的別稱,分別對應子時、丑時、寅時等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與動物聯(lián)系一起的寓意:

相傳古代人民為了方便記憶,又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出沒的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子鼠】鼠類在子時最頻繁出沒,最活躍。

【丑?!克自捳f“馬無夜草不肥”,牛也是如此。農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大事。丑時,農家會起身喂牛。

【寅虎】晝伏夜行的虎在寅時最兇猛,農家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

【卯兔】卯時天亮了,兔子會跑出去吃帶著露水的青草。

【辰龍】辰時最容易起霧,相傳隆回在此時出現(xiàn),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蛇】巳時艷陽當空,蛇會在此時爬出洞曬太陽,巳時可以說是蛇最活躍的時刻。

【午馬】午時是太陽最猛烈的時候,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同時馬的性子也像太陽一般火烈。

【未羊】未時的草都曬干了,在這時放羊最合適。

【申猴】申時,太陽偏西,天氣清爽,猴子開始玩耍啼叫。

【酉雞】酉時,太陽快下山了,雞們開始歸巢。

【戌狗】狗和人們一起在戌時巡視,狗開始守門口。

【亥豬】夜深時分肥豬會拱槽,主人想要豬長得更肥,就要在亥時起身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