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師采藥去的上一句是啥


賈島對于詩歌,堪稱癡迷,有“詩囚”、“詩奴”之稱,加之性格孤傲,常為世俗所不容。言師采藥去出自他的《尋隱者不遇》一詩,全詩幾問幾答,寓問于答,雖然只有寥寥的二十字,但卻有風(fēng)景,有人物,有情節(jié),描寫內(nèi)容十分豐富。
言師采藥去的上一句是啥?
言師采藥去的上一句是松下問童子。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全詩:
《尋隱者不遇》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翻譯: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xué)童,他說他的師傅已經(jīng)去山中采藥了。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賞析1:
這首《尋隱者不遇》,采用寓問于答的形式,記述了拜訪“隱者”的過程。
詩中看似一問三答,實(shí)則隱藏了兩個(gè)問句,使得詩文凝練而含蓄:首句“松下問童子”至于所問者何,則蘊(yùn)含在童子所答“言師采藥去”之中。隨即又把“采藥在何處”這一問句隱匿,而被童子所答“只在此山中”隱括在內(nèi),而“云深不知處”在童子的回答里有包含著“你師父究竟去了哪里”的問題。三番問答,賈島卻僅用了四句二十個(gè)字,足可見詩人用語之簡練。
賈島所尋訪的隱者不詳,但卻從郁郁青松和悠悠白云的環(huán)境描寫,勾勒出一個(gè)超塵絕俗的清幽環(huán)境,而隱居于此的“隱者”及其“童子”的人品如何,也可想而知,同時(shí)暗示了詩人對這種生活方式的羨慕,也表明了對朋友的深情厚意。
賞析2:
這首詩通過詩人與童子問答的情景,描繪了一幅恬靜深幽的山居生活圖,反映了作者對寧謐生活的向往。
首句“松下問童子”,寫詩人在松樹之下,向童子詢問隱士在什么地方。松樹蒼翠挺拔、嚴(yán)冬不凋,襯托隱者不隨流俗的節(jié)操。以下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大意是說童子告訴詩人:師傅采藥去了,他就在這座山上,可是山霧迷蒙,不知道具體在什么地方,這三句寫隱者避開了當(dāng)時(shí)爭名奪利的社會(huì),隱居于云遮霧鎖、逍遙自在的深山叢林之中,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從而表現(xiàn)了這位隱士的高尚節(jié)操。結(jié)尾詩人還不知道隱者在何處,也就點(diǎn)明了尋訪不著。與首句相應(yīng),恰好扣住了“尋隱者不遇”的題目。
作者簡介:
作者賈島(779-843),字閬仙,一作浪仙,唐朝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后還俗,屢舉進(jìn)士不第。曾任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稱賈長江。其詩喜寫荒涼枯寂之境,注重詞句錘煉,刻苦求工,人稱“苦吟詩人”。與孟郊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最新文章
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