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


初一歷史學習十分考驗孩子們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歷史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初中歷史知識點多且繁瑣,很多孩子死記硬背也記不住。這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對所學的初一歷史知識進行整理,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成績。
初一歷史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
1、要學會整合初一歷史知識點。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注重整理筆記,抄錄書里。
很多同學沒有單獨的歷史筆記本,而是把筆記抄到書里,方便和課本知識緊密聯(lián)系。有的同學還會把幾本參考資料的延伸知識或者精辟見解都抄錄在書中,翻閱課本時也會一起復習。這樣在考試中你的歷史語言表達會更加完善和專業(yè),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廣,進而得分更高。
3、把握知識的整體結(jié)構(gòu)。
學習初中歷史,要理清線索,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們可以主要朝代為線索去學習。每本書的目錄就是知識的框架,我們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它掌握知識整體結(jié)構(gòu)??v觀歷年初中歷史試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識,如果我們理清了線索,掌握了知識的整體結(jié)構(gòu),考試時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4、整理大事年表。
把學習過的初中歷史時間事件,按順序整理出來,自己做的印象最深也最實用。也可以只整理重要事件?;蛘哒頉]記住的,這個初中歷史整理不是一次性的,每一次總會有很多時間,記住了,整理的內(nèi)容會逐漸減少,成就感也越來越高。
5、熟讀課本。
初一歷史對課本已有知識的把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視。所以,課本是法寶。方法是一遍遍地看。抓住書本框架,背熟目錄和小標題。因為每一本歷史書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guī)律編排的。我們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知識的整體,背熟目錄才能準確把握歷史發(fā)展的線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lián)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考場答題時,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觀概括,盡量避免因遺漏觀點而失分。
初一歷史無法提高成績的原因有哪些?
1、解題技巧和方法呆板。
有些初一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不能靈活運用,不懂得遷移,只會就題論題,就題做題,答案從材料信息中來,不能做到課本和材料有效結(jié)合,不會遷移所學歷史知識,更不會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解題中,導致答案不全、膚淺或答不到點子上。
2、審題能力弱。
部分初一學生在審歷史題時粗心大意,提取信息不全面、不準確,不能剔除無效信息。在解題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失分較高,是因為做題不細心、審題不當造成的。閱讀材料速度較快,囫圇吞棗,緊張中丟失了有用的信息,因此失分非常普遍。
3、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知識點混淆。
由于記憶不牢固,部分初一學生對歷史知識點掌握模糊,主要表現(xiàn)為歷史概念、特點、空間、時間等記憶不準,理解有誤。一些大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因果和意義記憶不清不全。比如,近代歷史上幾個不平等的條約,其中的內(nèi)容和影響就很容易混淆?;A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在解題的時候就會舉棋不定,左右搖擺,弄不好就會瞎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