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歷史典故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是一句流傳至今的諺語,用來形容君子言行之重要和堅守承諾的難度。這個典故源自于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故事,出自《論語·顏淵》。意思是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歷史典故
出自《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zhuǎn)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p>
故事為:五代時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被契丹王野律德光冊立為晉國兒皇帝。石敬瑭死后由兒子石重光繼位即出帝。944年,契丹進(jìn)犯晉國,出帝率軍抵抗失敗,皇太后李氏寫降書請求皇帝阿翁放他們一條生路,表示自己說過的話駟馬難追。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由來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最早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當(dāng)時,中國處于由諸侯爭霸的動蕩時期,強(qiáng)勢的君主們追求權(quán)力與地位。在這種背景下,“言而無信,賂之不至”,成為了處理事務(wù)的通行做法。然而,仍有一些有識之士將誠信視為處事原則之一,其中就有魯國的孔子??鬃诱J(rèn)為,誠信是一個人的品德基礎(chǔ),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他說過:“言而無信,行而無跡,無友則不行。”他的這種思想影響了很多的人,也就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名言。
從文化角度來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蘊(yùn)含著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君子”指的是高尚品質(zhì)的人,他們有著誠信、正直、仁愛、忠誠等優(yōu)秀的品質(zhì)。在這樣的人物的價值觀中,誠信被視為最為重要的品質(zhì),所以“駟馬難追”的表述就凸顯了誠信的重要性,意為一旦作出承諾就必須要恪守諾言,即“一言九鼎”。
從語言學(xué)角度來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話用了非常生動的表述方式,又稱為典故。典故是為了表達(dá)某個意思而選用某個具體事例或典型人物的生動表達(dá)方式。這句話所用的典故非常貼切,既表現(xiàn)了出信守承諾的重要性,又表現(xiàn)出信譽(yù)對個人、企業(yè)以及整個社會的重要性,所以很快就在中國文化中流傳開來。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對于每個人都仍然有深刻的意義。在商業(yè)領(lǐng)域中,若是缺少誠信,則會失去消費(fèi)者,企業(yè)也會喪失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chǔ)。在政治領(lǐng)域中,領(lǐng)導(dǎo)者如果失去了信譽(yù),則會失去人民支持,也會導(dǎo)致整個國家的難以治理。在生活中,許多事情都需要靠誠信來取得良好的結(jié)果,我們必須保持誠信,建立信用,才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遠(yuǎn)。
總之,“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著名的名言凸顯了誠信的重要性,傳達(dá)了誠信是一種高貴品質(zhì)的信息。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xiàn)代,這句話仍然時刻提醒我們要保持誠信,恪守諾言。相信只要我們虔誠地實踐這句話,最終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一條充滿信任和欣賞的成功之路。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古代事例
1、移木建信
戰(zhàn)國時,商鞅準(zhǔn)備在秦國變法,惟恐老百姓不信,于是命人在都城的一個城門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長的木柱,并到處張貼告示:"誰能把城門前那根木頭搬走,官府就賞他五十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議論紛紛。大家懷疑這是騙人的舉動,但一個年輕力壯、膀大腰圓的小伙子說:"讓我試試看吧!我去把城門那木頭搬走,要是官府賞錢,就說明他們還講信用,往后咱們就聽他們的;如果不賞給,就說明他們是愚弄百姓。他們往后說得再好,我們也不信他們那一套了。"說罷來到城門前把那根木頭搬走了。商鞅聽到這一消息,馬上命令賞給那人五十金。那位壯漢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金,不禁開懷大笑,一邊炫耀那五十金,一邊對圍觀的老百姓說:"看來官府還是講信用的?。。⑦@事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就傳遍了整個秦國,商鞅這才下令變法。
2、曾子殺豬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馬上要去殺豬。他的妻子阻止他說:“我不過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了?!痹诱f:“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等著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的教導(dǎo)。現(xiàn)在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近義詞
【駟不及舌】駟:四匹馬駕的車。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上舌頭說出的話。指話一旦說出便難以收回。也指說話須慎重。
出處:明?陶宗儀?《輟耕錄·四卦》:次三,駟不及舌,有悔。象曰:駟不及舌,滕口說也,一言之失,悔何追也。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反義詞
【紋絲不動】紋:條紋;紋絲:比喻細(xì)微。一紋一比絲也不動。比喻一點兒也不動。也指十分牢固穩(wěn)當(dāng)。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三十八回:金蓮坐在床上,紋絲兒不動,把臉兒沉著。
【死氣沉沉】死氣:不流動的空氣;沉沉:消沉不振的樣子。形容氣氛極為沉悶,沒有生動活潑的氣氛。也形容意志頹廢消沉。
出處:魯迅?《致吳渤》:上海有官立的書報審查處,凡較好的作品,一定不準(zhǔn)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氣沉沉。

最新文章
十二生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