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一年級孩子在學校不聽話怎么辦


精選回答
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剛讀一年級的孩子開始變得不聽話了,采取“粗暴”手段教訓一頓后,孩子的逆反表現(xiàn)反而更明顯,在家長教育下,小孩還是不知悔改,不知不覺之間親子矛盾升級,家長也顯得很焦慮。
一年級孩子在學校不聽話怎么辦?
一、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孩子需要的時候,你給予幫助,這叫雪中送炭,孩子沒有提出需求,你主動強加給孩子,這叫過度的愛,也叫控制。作為比孩子更成熟,更理性的父母,在遇到孩子不配合,不聽話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試換個角度,不要總想著讓孩子聽你的,而是想想,我們怎么說,怎么做,孩子才愿意完成這件事呢?
二、家長立榜樣。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能許多家長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事情了。但事實上,最令孩子受教育的還是家長自身。因為你們是他的的父母,你們的一言一行,會被他們當做典型。所以說特別是家長立榜樣很重要。
三、教孩認識自我。
現(xiàn)在的孩子在享受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也容易失去自我認識,很多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中心,自己最厲害,別人都要圍著自己轉(zhuǎn),自己做什么都是對的。這種自傲和目中無人的任性性格在學校能聽話才奇怪,常常不服老師和同學,所以家長一定要教孩子在學校認識自我,擺清自己的位置,要學著尊敬老師和同學,人人都是平等的,擺脫自我中心。
四、給孩子一點不聽話的空間。
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便不覺得是被逼在做事。一旦他覺得有主控權(quán)、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心中就甘愿得多了。更何況,我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見得就是最完美的,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五、孩子不聽話不一定就是壞事情。
孩子“不聽話”并非壞事,而是獨立性個性品質(zhì)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何況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很多信息,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和老師過早的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而且容易扼殺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從小失去兒童最珍貴的創(chuàng)造性人格,這會給父母留下難以彌補的悔恨。
六、及時強化孩子的正向行為,是孩子學習進步和心智成長的有效保證。
研究發(fā)現(xiàn),強化人的良性行為,比懲罰不良行為更容易取得積極的效果。如果父母能減少重復和不必要的嘮叨、減少發(fā)泄情緒的訓斥和對孩子不滿的抱怨,而增加對孩子優(yōu)點和進步的發(fā)現(xiàn),并及時把這種發(fā)現(xiàn)反饋給孩子,讓他知道父母對他的欣賞和期望,孩子便會愉快而有信心地朝著我們的希望逐漸進步。